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的基本判断

2015-06-15 01:06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的基本判断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一、中国市场经济初创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分析  党的
一、中国市场经济初创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分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左”的路线和思想束缚下逐步摆脱和解放出来的中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下,按照党中央确定的基本路线,以极大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大胆探索,不断创新,由十二大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十三大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进而到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注:《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2月版,第520页。)经过艰苦的努力,经济体制改革取得若干重大而明显的进展。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中国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已经发生结构性变化
  所有制结构和企业制度是经济关系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先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进而推进到城市的国有企业以及其他公有企业改革,并相应发展各种类型的非公有经济,一直把微观基础的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经初步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微观经济基础已经形成雏型。
  1、所有制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前的中国,实行的是排斥非公有经济、以实现国有经济“一统天下”为取向的体制模式,因而在所有制结构方面表现为一种畸型的结构。以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工业为例,1978年,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业企业(当时尚没有国有控股企业)占77.6%,集体企业占2.4%,个体、私营、三资及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为零。到1999年,上述格局已发生重大变化: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所占比重为28.2%,比1978年的77.6%下降了近50个百分点;个体、私营、三资及其他类型经济成份所占比重由零上升到44.3%(参见表一)。由此可以看出,在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比重下降的过程同时也就是非公有经济比重上升的过程。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表一各类所有制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
│  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集体企业 │ 个体企业│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
│    │           │      │     │          │
│  1978│  77.6       │  22.4  │     │          │
├────┼───────────┼──────┼─────┼──────────┤
│    │           │      │     │          │
│  1980│  76.0       │  235  │  0.0 │  0.5      │
├────┼───────────┼──────┼─────┼──────────┤
│  1985│  64.9       │  32.1  │  1.9 │  1.2      │
├────┼───────────┼──────┼─────┼──────────┤
│  1990│  54.6       │  35.6  │  5.4 │  4.4      │
├────┼───────────┼──────┼─────┼──────────┤
│  1991│  56.2       │  33.0  │  4.8 │  6.0      │
├────┼───────────┼──────┼─────┼──────────┤
│    │           │      │     │          │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  1992│  51.5       │  35.1  │  5.8 │  7.6      │
上一篇:21世纪商业信息资源及其管理的特点毕业论 下一篇:探讨发展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路径选择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