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探析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对策思考毕业论文

2015-08-24 01:38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探析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对策思考毕业论文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摘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推进农村城镇化、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城乡统筹的最佳选择。农区发展畜软业则是实现城镇化和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城乡统筹 农区畜牧业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如何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普遍认为推进农村城镇化、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最佳选择。那么,现阶段农区推进城镇化和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是什么?笔者认为,是加快发展畜牧业。
  一、农区畜牧业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
1.农区畜软业承农启工,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可辐射城乡经济
一方面,畜牧业通过对饲草饲料的旺盛需求,拉动了粮、棉、油、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并将大量粮食、秸秆、饼粕等农副产品转化为肉蛋奶,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加快了农业的良性循环,又实现了生物转化增值。另一方面,畜牧业是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带动了饲料、兽药、皮革、食品、储运、冷藏等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尤其是随着畜产品加工企业迅速崛起,一批现代化的畜产品加工及饲料、兽药生产企业群也将随之建立,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链条将延伸到小城镇和村庄,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农区畜软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
与种植业相比,畜牧业对大自然和土地资源的直接依赖很小,更大程度上利用了人力资源,能较多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有效缓解人增地减的矛盾。畜牧业发展不仅直接吸纳了大批的富余劳动力,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更大空间,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推进了城镇化进程0 2000年畜牧业在国内曾提供了8000-9000万个劳动就业机会。尤其是奶类,如果人均占有量按全国平均水平算,也就是每人每月喝0.5公斤牛奶的话,一年中单单一个河南省就可安排20多万城乡劳动力参加牛奶生产、加工、销售等相关环节的工作。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3.农区畜软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畜牧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增加农民收人方面有其独具的优势。一是畜牧业搜盖面广,不同地域的广大农户都可通过发展畜牧业增加收人;二是畜牧业投资少、见效快、商品率高,从而是农民现金收人的主要来源;三是畜牧业对土地依赖度低,单位面积产出较高;四是畜牧业与农业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既可使粮食转化增值,又可增加有机肥以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降本增效,大幅度增加农民收人。据调查分析,2001年农户饲养1头猪可盈利70元左右,1头奶牛盈利2500元,1头肉牛盈利370元。河南全省农民人均纯收人增加额37.46元中,来自畜牧业的为26.18元,对农民增收贡献率达70’0,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头戏”。
  4.农区畜软业的超强发展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发展畜牧业是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现代化农业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要达到50%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例在3:1以上;农产品的商品率在50’/o以上。目前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都在70%-80%。据测算,畜牧业增加值每增长3个百分点,可拉动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个百分点,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2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农业省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一般都在30%左右,发展畜牧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二、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的对策思考
1.改造或扩展种植业结构,建设畜软农业
畜牧农业是较种植农业更高级、更为完善的农业形态,它是以畜牧业为主体,以种植业为基础,以加工业为先导的一种产业体系。建设畜牧农业近期最具现实意义的就是可以有效缓解农区当前人畜争粮的矛盾。农区种植业结构试图由“粮 经”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 经 饲”的三元结构已历经多年,但由于农业规模经营发展滞后,“饲料作物”要同粮食作物争面积、争产量,在粮食主产区实施阻力较大,效果不甚明显,对此应在粮食生产指标上实行政策性倾斜。同时,重点采取种植业内部改造的办法,即转变生产经营观念,打通粮、经、饲三种产品相互转化的渠道,既注重三者比例,更强调“三位一体”的藕合作用,把目标由亩产多少粮食转变为亩产多少蛋白质。改造普通玉米为高赖氨酸玉米,提高高蛋白玉米产量,提高玉米饲料报酬率。此外注重种植业的外部扩展,加强“营养体农业”建设,即农业生产不以获取作物的籽实部分为目的,而是以收获作物的茎叶等营养体为目的以获得经济产量,充分挖掘非竞争性农业资源潜力,从而为农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物资基础。

上一篇:对中国开展寿险信托业务的可行性分析毕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