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台湾经济增长速度的新转变毕业论文

2015-09-04 01:06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台湾经济增长速度的新转变毕业论文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近10年来,台湾经济告别了过去的高速增长,形成了较为稳定的
近10年来,台湾经济告别了过去的高速增长,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中速增长局面。而对21世纪初期10年台湾经济增长的趋势,海峡两岸相关机构与专家也大都预测能维持4%-6%的中速增长。[1]但是,2001年,台湾经济骤然转变为负增长,为近50年来首次。这不能不引起海峡两岸的高度关注与重新思考:究竟这次台湾经济严重衰退是在国际经济衰退背景下出现的偶然情况,还是意味着台湾经济中速增长时期已结束?未来台湾经济增长趋势又将如何?为了解答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探讨导致台湾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速增长的相关因素,进而分析这些因素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才有可能较客观地评估未来几年台湾经济的增长速度。本文将按这种思路框架作初步的研究,以就教于大家。
  一、高速增长时期结束的原因
  与过去30年相比,20世纪90年代台湾经济增长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其一,经济增长由过去的快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在经济发展“黄金时代”的60年代,经济增长速度年平均达到10%;70-80年代仍保持较快增长速度。1971-198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9.4%,1981-199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8.1%。90年代(1991-2000年)台湾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则降为6.3%,明显转入中速增长时期。其二,经济呈较稳定增长态势。70-80年代台湾经济虽然平均增长速度较快,但受两次世界石油危机的影响,各年增长幅度波动较大,20年中有9年经济呈两位数增长,其余为个位数增长,其中1974年增长率仅1.2%,1975、1982年分别为4.9%与3.6%。进入9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除了1998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增长率为4.3%较低外,各年经济增长率维持在5.7%至7.6%之间,表现出较稳定的中速增长趋势(参见表1与图1)。
  表1台湾历年经济增长率单位:%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1  2  3  4  5  6  7  8  9  0  平均
1951-1960   12 9.3 9.5 8.1 5.5 7.4 6.7 7.7 6.3 7.6
1961-1970 6.9 7.99.4 12.211.18.9 10.79.2 8.9 11.4 10
1971-1980 12.913.312.81.2 4.913.910.213.6 8.2 7.3 9.4
1981-1990 6.2 3.6 8.4 10.6 5 11.612.77.8 8.2 5.4 8.1
1991-2000 7.6 7.5 7 7.1 6.4 6.1 6.74.6 5.7 6  6.3
1951-2000                          8.4

  
  资料来源:台湾“行政院经建会”:《TaiwanStatisticalDataBook1990》,台北,1991,第23-24页;
  台湾“行政院经建会”:《TaiwanStatisticalDataBook2000》,台北,2001,第41-43页;
  台湾“经建会”:《“自由中国”之工业》,2001年第4期,封面内页。
  附图
  图1各年代经济增长走势
  资料来源:同表1。
  台湾经济之所以难以再持续高速增长,主要是因为自80年代中期起台湾内外经济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往有利的因素与条件明显失去,台湾社会经济进入转型时期。关于这方面已有较多的研究,但为了以下行文的方便及全文的完整性,这里仍作一概括论述。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对台湾不利的因素主要有:其一,美国对台湾的贸易压力日益增长。美国长期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国,但随着台湾对美顺差的不断扩大,台湾成为美国施加贸易压力的主要目标之一,台湾在被迫逐步开放岛内市场的同时,新台币大幅升值,新台币兑美元汇率由1985年的39.9:1持续升值至1992年的25.4:1,升值幅度达36.3%,结果使台湾许多传统出口产业失去国际竞争力。其二,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加速发展,使台湾主要外贸市场面临更大挑战。继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成立,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生效实施,东盟自由贸易区也在1993年启动运行。各类地区经济集团都具有对内互惠、对外排他的双重经济功能,这种排他性对台湾传统的外贸市场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三,在国际市场上,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对台湾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80年代以前,台湾出口导向经济具有“抢先”优势,80年代之后,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也以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工业,加入国际市场竞争,台湾传统的劳力密集型出口产品受到严峻挑战。90年代以来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总之,过去10多年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使台湾经济陷入所谓前有强敌阻挡,后有追兵压力的“夹杀的困境”。

上一篇:谈欧盟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经验与教训毕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