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关键词:军民结合 现状及定位 对策措施
论文摘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内涵不仅是“军转民”,还应包括“民转军”,即将民用技术、市场竞争机制引进武器装备研制和国防科研生产中。民用企业参与军品竞争、民用技术引入军品生产中,既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防科技实力,也为民用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目前,重庆的国防科技工业无论在总量、产业领域、科技含量诸方面,均在全国居于突出地位。目前全市1/3的工业总产值在军民结合企业,1/3的工业总产值在军民结合相关企业;在军转民产业上,地方企业承接军工的“溢出”和“扩散”,成绩显著。因此,探究重庆军民结合发展历程及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以为我国军民结合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在和平与发展这一主导潮流的推动下,许多国家都根据本国国情,采用不同的模式和途径,加快推进军民结合的进程,从而实现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从国内看,在新的时期,促进军民技术的共享和双向转移,实现军民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制造到技术和产品采购的全面的有机结合,对促进建设经济有效的国防和引领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庆是三线建设时期我国常规武器的最大生产基地,也是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国防科技工业已形成了强大的研发能力,积累了大量可以转为民用的科技成果。在民用科研领域,重庆许多民用的高科技已逐渐融入了传统军工部门。因此,探究其军民结合发展历程及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以为我国军民结合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二)主要成就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军民融合度较高,军地取得双赢
“十五”期间重庆市国防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69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比重为20%。国防N-技工业在重庆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份量,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了突出贡献。形成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2.军工企业成功研发一批拳头民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