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如何支持创意农业的发展(2)
2016-01-19 01:03
导读:2.农业过程利用 把农业生产与销售过程中有趣的一面(或有感官刺激、或有教育意义的一面)剥离并展示出来,供城市市民和游客参与,从而提高农产品的
2.农业过程利用
把农业生产与销售过程中有趣的一面(或有感官刺激、或有教育意义的一面)剥离并展示出来,供城市市民和游客参与,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浙江省千岛湖有机鱼休闲观光园区推出的巨网捕鱼项目,应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千岛湖拥有80万亩水面,87种淡水鱼,湖面宽的地方达4 000余米,湖水最深地方达100余米。巨网捕鱼,先派经验丰富的“渔老大”去找鱼场,鱼场选好后,捕捞队两条大船后面各挂有二十多条小划船,像两条巨龙在湖面游迤,驶向渔场,形成第一道亮丽景观。
渔工到达渔场后,先在渔场两头约3公里处各设一道栏网,栏网一般70米高,3 000~4 000米长,渔工们称它为“封锁线”。这时,登高望去就像在碧绿的湖面上笔直地画上了两道白色线。栏网下好后,渔工们又选择鱼儿最容易逃跑的水中设立一个进得去出不来的畚斗网,也叫“埋伏圈”。然后渔工们便各自坐上装满渔网的小划船,在两道封锁线之间间隔有序地投下三层挂网,鱼儿碰到这些网受到刺激,拼命逃跑,最后都进入了埋伏圈。在渔工们投放三层挂网时,数十条船如同在这个水面大舞台上翩翩起舞,天女散花,就像一台大型的“水上舞会”,成为“巨网捕鱼”的第二道景观。
当鱼儿都进入“埋伏圈”后,渔工们便开始收网,七八十名渔工发出一阵阵雄壮有力的号子声,巨网在渔工的合力起拉下,渐渐缩小。网中的鱼儿“预感”到大祸临头,纷纷狂蹦乱跳,顿时,水花飞溅,形成“巨网捕鱼”时群鱼狂舞的壮观景象。
因为巨网捕鱼有很强的视觉效果,几乎每个参观的游客看后都激动不已,它很快成了千岛湖旅游的一张金名片。据报道,一年游客能看到的巨网捕鱼次数达到150次上下,公司仅船票收入就达到300多万元。同时,该公司的鱼也成为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热销产品,订单不断,效益显著。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3.农业环境利用
利用农业生产所特有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旅游甚至休闲度假的服务。此类创意在大城市郊区普遍适用。
上海奉贤菜花节就是典型一例。每年4月上旬前后,上海奉贤农村的油菜花一片金黄,吸引了大量市民参观。当地政府不失时机地举办菜花节以强化对美丽环境的利用。在2008年的菜花节中,他们除了观赏“油菜花海”外,还推出了田园爱情派对、菜花写生、奉贤农副产品展销等24项主题活动。游客来去自由,无须门票,真正感受到田园闲趣。在菜花节期间,每日的常规体验活动也让人眼前一亮。比如菜花插花与编织,可以让游客现场观看菜花搭配出的各种插花,以及丝网花、剪纸、小蜜蜂、小蝌蚪等农家旅游纪念品;在菜花田旁边的作坊内,菜农还展示如何将油菜籽榨成菜油,游客可以亲自参与。
风靡很多国家和城市的植物迷宫(如美国的玉米迷宫)也是这一思路的体现。它是利用农作物或其他植物生长形成对视觉阻隔的环境,设计迷宫,供游客娱乐参与。此举利用了农业生产的环境,又不影响正常的生长,故而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4.农业废弃物利用
将农业或生活的废弃物,通过巧妙的构思,制作成实用品或工艺品,实现废物利用,变废为宝。此类创意作品甚多。如用废弃的鱼骨作画;用农作物秸秆作画;用秸秆编织草鞋、手提袋、动物、宠物篮、杂物篮等;用树叶或树枝粘贴写意画;用鸟蛋壳或禽蛋壳做工艺品(花盆、彩绘、蛋雕等);用树根作根雕等;用贝壳做各种造型的工艺品;用核桃壳、杏核、桃核等做雕刻工艺品;用玉米苞叶、松果、棉花壳等做干花等。 此类创意农业的历史十分久远,如麦秸画在隋朝时期就是盛行的宫廷工艺品。如今,麦秸画已经成为不少地区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这些麦秸工艺画一般需经过十几道工序的技术处理,作品内容可包括人物、动物、花卉、亭台楼阁、风景古迹等。由于这一画种古朴典雅,传神多姿,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同时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可以装饰宾馆、饭店、家庭住宅,可以提高环境品位,成为馈赠亲友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