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陷阱”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3)
2016-04-22 01:01
导读:其次,一定条件下自然资源在地区间是可以“流动”的,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中部地区资源的横向比较优势。由于 交通运输 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资源运
其次,一定条件下自然资源在地区间是可以“流动”的,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中部地区资源的横向比较优势。由于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资源运输成本大大降低,近年来出现了“北煤南运”、“北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地区间资源大调动格局。另外,中部地区还大量吸引其他地区和外国资金来投资经营,直接充分利用中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社会资源。
再次,中部地区资源产业自身粗放式经营,可持续发展能力低,横向比较优势进一步弱化。就矿藏资源而言,表现为4个方面:一是开采速度过快。矿藏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其储藏规模和开采年限都是有限度的,开采速度越快,其资源优势弱化越快;二是矿藏资源浪费严重;三是矿藏资源企业规模小、生产集中程度低;四是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少。
四、发挥自然资源比较优势,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增长
针对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及其弱势化趋势,中部地区应继续充分发挥资源的比较优势,并努力提高资源产业的竞争优势,也要大力发展自然资源的相关和非相关产业,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1、充分发挥中部地区自然资源比较优势
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产业具有比较优势,虽然出现弱势化趋势,但是其优势依然存在,只不过弱化了。中部地区仍然要高度重视自然资源产业的发展。另外,自然资源产业可能是一些收入弹性小和生产率上升率低的产业,对该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但从整个国家发展的大局出发,自然资源产业几乎都是国民经济的基
础产业,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局。中部地区作为我国自然资源富集地区,发展自然资源产业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大局的需要,中部地区在国家的区域规划中已作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能源和原材料加工基地。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努力提高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产业竞争优势
在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比较优势的同时,中部地区还要不断提高自然资源产业自身的素质,从而提升其竞争优势,促进经济增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一是保护和集约利用现有资源;二是积极扩大资源产业经营规模;三是大力增加中部地区资源产业产品的附加值。
3、大力发展中部地区自然资源的相关和非相关产业
为了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中部地区必须大力发展资源的相关产业,甚至非相关产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具体做法是:
(1)大力发展自然资源相关产业。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2005年中部地区以其占全国10.7%的土地提供了30.5%的粮食、30.9%的棉花、40.7%的油料和29.0%的肉类以及
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这为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空间很大;二是发展矿藏资源的相关产业。如以原煤为基础,大力发展火电、洗精煤、焦炭、煤化工产业,以及煤基气化燃料和煤基电池等煤炭高科技产业。
(2)大力发展中部地区自然资源非直接相关产业。中部地区要坚定地抛弃自然资源的依赖思想,大力发展中部地区自然资源非直接相关产业,逐步构建多元化产业结构,实现由资源主导型向资源加工和加工主导型的产业结构转变,促使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