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美国经济增长(2)
2016-04-27 01:02
导读:其次看美国石油政策的战略。2004年6月份以来,国际石油价格上涨趋势逐渐扩大,目前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幅度达到50%,接近50美元的历史最高记录,不仅有
其次看美国石油政策的战略。2004年6月份以来,国际石油价格上涨趋势逐渐扩大,目前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幅度达到50%,接近50美元的历史最高记录,不仅有石油供求之间的原因,也有石油外围政治因素的冲击,尤其是国际投机所导致的市场惯性的推助,都使石油价格涨势难以抑制。但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石油政策,特别是石油长期战略因素的影响。美国的石油战略是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国际地缘政治日趋紧张的当今,伊拉克石油敏感地区的冲突、暴乱影响,使石油供应减少,石油设施受到严重破坏,石油供求紧张性进一步扩大。而美国经济正处于较为关键时期,石油经济命脉对美国经济乃至政治意义的突出性,成为美国石油政策关注协调焦点。2004年中旬以来一段时间里国际石油价格的持续走高,与美国石油储备状况紧密相关,美国石油储备的下降信息,对石油市场价格冲高具有直接联系。美国的石油战略处于国际石油战略研究的中心,石油是美国全球政治利益的主要战略目标,美国政治部署和经济需求使石油战略筹码上升,并成为敏感的政治经济神经线。布什执政以来,美国经济决策和对外关系转变都与石油战略紧密联系。特别是从科索沃危机到伊拉克战争,不同程度影响着石油价格的上涨趋势,表明全球和国别经济、政治、军事、金融多角度的融合与交叉,综合战略筹划和远见给予石油供给、石油资源新的竞争与挑战。21世纪初期,争夺海湾石油资源仍将是美国首要的战略目标。对美国而言,地缘政治的重要涵义之一就是确保美国的海外石油供给,地缘政治风险就是要消除影响美国全球石油掠取战略的任何可能性,最终则服务于经济利益。
再次看美国减税政策的效应。减税政策是布什政府执政以后美国经济政策层面的重要变化之一,这一重要经济政策也是诱导美国财政赤字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布什执政后所主张的减少财政盈余,加强减税举措,以减税刺激和拉动经济的计划涉及9年减税1.6万亿美元,实施周期于2002年10月1日开始;减税的核心是减少个人所得税,并占到整个减税计划的56%,主旨是刺激消费,防止经济衰退。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其减税方案实施以来,不仅未对美国经济调整发挥作用,或发挥作用有限,反之进一步加大贫富差异,扩张性财政支出,缩小政策协调空间。因为布什的减税方案主要是提升富人在个人所得税负担中的份额,而从减税总额上看,减税额的大部分将落到富人的口袋。因此,2004年8月13日美国国会预算
办公室的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的3年减税中,美国20%的最低收入纳税人人均减税250美元,而1%的最富纳税人,人均减税却达到78460美元。虽然减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这一经济理论需要不同的经济条件,并非一概而论。对于美国联邦财政而言,刺激经济增长从减税开始到实际发挥作用,其中的时间效应和财政空间是必要的条件因素,而减税本身的弊端将不利于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均衡。而美国财政赤字的持续增加,显然不利于减税的效率与结果,减税的正面影响被政府大规模扩大开支所抵消,更因伊拉克战争特殊的财政环境而恶化,日益加大的军费开支无疑成为赤字扩张的重要基础。目前,美国财政已由2000年财政盈余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4%到2004年可能将变成财政赤字占GDP的4.6%。美国的减税政策不仅加重财政赤字规模,也使财政政策环境更加恶化。尤其是在2002年预算报告里布什提出扩大军费开支、实行社会保险计划部分私有化等预算政策,这些必然导致联邦预算盈余进一步下降,财政状况严重恶化,不仅影响布什政府回购国债等计划的/顷利实施,使政府与企业在资本市场争夺资金,而且也严重干扰了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实施,从而制约经济增长。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最后看美国利率政策的转折。美联储2001年初至2004年6月连续13次的利率下调举措,是其经济政策调控历史之最,然而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美国经济“被动”局面。在对美联储13次降息的观察中,可以看出美国股市有7次上涨和6次下跌,传统经济理念与现实已经有所不同,新经济的涵盖已经将信心心理提到重要位置,并有预期因素的扶持。但利用利率刺激经济依然是主要目标,尤其是面对2004年的美国大选,经济复苏对政府支持愈加重要。美联储加息不仅是考验自身,也是验证市场,为未来美国综合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打下基础,对美国新经济政策组合具有摸索意义。因此,美联储在2004年6月30日和8月10日两次加息共50个基点,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水平为1.5%。而美国利率政策抉择的焦点在地缘政治,国内经济变数仅是次要参考数据。尤其是从美联储5月4日和6月30日例会的经济环境看,美联储加息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并没有特别变化,只是受制于政治因素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