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行政伦理与公务员人文精神重塑(2)

2016-04-28 01:00
导读:(二)公务员自身素质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历史上受极左思想影响,一段时间内公务员队伍中“学者型”官员匮乏,由公务员所承载的知识分子特有

  (二)公务员自身素质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历史上受极左思想影响,一段时间内公务员队伍中“学者型”官员匮乏,由公务员所承载的知识分子特有的社会良心的色彩不够浓厚。另一方面,部分公务员“官本位”思想严重,加之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导致行政伦理失范,民本位的价值取向所体现的人文关怀被忽视就不足为奇了。再有,当代大学生——准公务员群体人文精神缺损。大学教育在市场化过程中,人文科学受冷落,人文素质教育被边缘化,使得准公务员的人文精神缺失。
  (三)官僚制组织特性造成公务员人文精神缺损
  官僚制的工具理性和行政的价值中立固然可以追求“效率”,可以保持行政系统的相对独立和稳定,但是在实践发展中也导致了民主政治与官僚行政的伦理冲突和价值对立。行政体制在追求公共利益的口号中忽视了公平、民主等社会价值,缺少人本主义的终极关怀。在这个巨大的行政机器中,对行政人员来说,“紧张的日程安排,繁重的工作负担,使他们无暇顾及什么是应该做的和为什么要这样做。实际行动充斥着现代社会,人们己经无暇反思价值问题和原则问题。”
  
  重塑公务员人文精神的途径
  
  公务员人文精神是树立政府亲民形象、提高行政效率、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不竭动力的源泉。在社会转型、行政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更要高度重视、弘扬与发展公务员的人文精神。
  以制度建设促进公务员人文精神的培养。正如罗尔斯认为的:“离开制度来谈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完善,甚至对个人提出各种严格的道德要求,那只是充当一个牧师的角色。”所以,重塑公务员的人文精神应该首先从制度建设入手。首先,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把好公务员队伍“入口”关。考试长于衡量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短于评价人才的品行和能力。所以当前要转变录用考试方式,将考试由重视文化知识转变为重视素质和能力,增加面试的比重,重点考查应试者的实际素质。其次,调整公务员培训内容,将人文精神纳入到培训体系中来。公务员培训的第一要义是传承组织文化,第二是培养人性和职业操守,第三才是传授技能。所以公务员培训内容除了政治理论课、专业理论课、技能培训课,还应增加科学精神培训、伦理学、文学欣赏、音乐、绘画等美育方面的课程以强化公务员人文精神的培养。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以塑造行政组织文化促进公务员人文精神建设。公务员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行政组织中度过的,组织对公务员个人有着强烈的同化作用,组织的文化对行政人员伦理角色定位有强烈的冲击作用。因此,培养公务员员的人文精神,还要塑造一个能促使这种精神得以维持的组织文化。这种组织文化包括对民主气氛的营造,对大公无私的颂扬,对假公济私的贬斥;包括人人争取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竞争精神;包括更好地实现“三个代表”的意愿;更包括对“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认同与追求等等。通过组织文化的熏陶,激发人的热情,提升公务员的精神镜界。
  强化公务员人格修养的自觉与自律机制。公务员人文精神的养成不仅要有组织、制度建设的保障,更需要公务员人格的自觉与自律,要在自身的学习、研究、感悟和实践探索中不断生成。这种生成是自觉地融合,不断内化的过程,不仅是量的堆积,而且是质的飞跃的过程。只有经历自觉与内化的过程才能升华出一种精神内涵,才能生成为现代行政伦理所必备的深厚人文底蕴。
  
  参考文献:
  1.杨岚,张维真.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M].人民出版社,2002
  2.「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上一篇:学校管理的真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