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伦理与公务员人文精神重塑
2016-04-28 01:00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论行政伦理与公务员人文精神重塑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内容摘要:现代人文精
内容摘要:现代人文精神不仅是人类进化的思想精华,也是公共行政伦理的理想境界,理应成为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准则。然而由于历史、现实的原因,目前我国的人文精神是缺损的,重塑公务员的人文精神是当前行政伦理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人文精神 公务员 行政伦理
公务员的人文精神,实质上是社会一般人文精神在公共行政过程中的具体展现,也是公务员对行政伦理道德原则实现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的表现。所以,从行政伦理的角度看,确立体现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的思想保证。
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内涵。西方对“人文”的理解主要指一种文化、教育、教化,以及个人通过这种教化所达到的一种自我完善和实现,努力通过实现自己的才华和德性,来展现人类各方面的最高优越性和独立性,在自然界留下自己的痕迹。
我国历史上,“人文”精华以孔孟提出的“仁者爱人”思想为著,开创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我国古代的人文意蕴较之西方更为博大宽广,它不囿于“修身”还致力于关注社会、他人。现代人文精神“体现为对人的文化、修养、尊严、感性生活、自由意志、理性权利的珍视”。它以理性实践为基础,蕴藏于主体思想深处,是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体现于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人及其生活的实践过程;其实质是以对人的价值的肯定为基础,以对人的终极关怀为目的的理性诉求。可见人文精神的精髓,与我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每一个公务员要不断提升时代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增强自身人文内涵,广泛响应社会公众的人文感召,及时转变和充实行政伦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公务员的人文精神是缺损的。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公务员人文精神缺损的表现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场根本性的社会变革。在这场变革中,由于价值观嬗变所造成的价值空白以及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使人文精神缺损成为了我们必然面对的问题。公务员人文精神缺损具体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公共权力异化。精神的鄙俗必然带来行为的鄙俗。屡见不鲜、屡禁不止的公务员腐败堕落问题,在表面上看是法律和制度的缺失,实质则是
政治道德人格缺乏人文精神的滋养,从而导致公共权利的异化,公务员贪污腐败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
片面地追随市场,唯经济发展主义是从。唯经济发展主义严重忽视了经济发展的目的——即保障人类安全健康的生活,所以在分享市场经济带来的成就同时,人们又不可回避由于公平公正的缺失、诚信友爱的缺失和竞争压力日益严重而产生的社会性的普遍焦虑。
工作中缺乏关爱、以权压人。有相当一部分公务员特权思想严重,亲民意识淡薄,对群众疾苦冷漠。工作中把法律赋予的职责当成一种特权,居高临下,对下级、对执法对象动辄训斥,缺少尊重,缺少人文关怀,使执法对象身心受到严重伤害。
满足于现状,存在精神偏食。部分公务员对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其对人的素质的要求认识不足,缺乏危机感。学习上侧重于意识形态和技术层面的知识吸收,对人类丰富的知识精华知之甚少。
公务员人文精神缺损的原因
(一)社会转型造成公务员人文精神缺损
首先,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旧的行政伦理规范失去了约束作用,而新的行政伦理体系尚末真正建立,公务员价值目标上的迷茫和混乱使人文精神的滋养丧失了土壤。其次,当前我国尚处于工商文明发展初期,生产力水平还相对较低,并且发展不平衡,资源匮乏,因而政府关注的焦点往往集中于基本生存和发展等问题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包括人的个性、价值、尊严等在内的人的全面发展,市场经济的趋利本性造成了人文精神缺损。第三,社会转型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开放性的市场机制发展经济的同时使西方资产阶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乘虚而入,使得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被严重扭曲,社会大环境变得无序。现代人文精神所依赖的基础——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败坏,因此,人文精神被无情的削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