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区主义范式及其对东亚经济—体化的解释
2016-05-12 01:12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新地区主义范式及其对东亚经济—体化的解释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内容提要:新地区主义
内容提要:新地区主义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兴起的新的一波区域一体化进程,与此相对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也发生了从维纳范式向新地区主义范式的转变。Ethier的一个分析框架指出,区域中的内部国家和(B,E)类型的外部国家是新地区主义进程中的关键因素。据此,东亚新地区主义进程将依循“3”→“3 5”→东亚经济共同体的路径顺次展开。
关键词:新地区主义,东亚 随着新地区主义(New Regionalism)在世界范围的兴起和发展,国际理论界对新地区主义理论的研究蔚为潮流,国内理论界对新地区主义理论的研究也日渐兴起。但是,目前国内的研究多集中于国际
政治学和
国际关系视角,而对以国际经济一体化为视角的研究关注不够。从国际经济学角度看,新地区主义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复兴的新一波地区主义浪潮,与上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旧地区主义比较它有新的特点,且发生时序上有一个间隔期(Interim),是相对旧地区主义而言的。其二由于新地区主义与经济全球化一起构成
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范式(Paradigm),因此新地区主义指的是一种经济范式,以及与这种经济范式相关的思潮和理论研究思路等。正如我们在众多的相关文献中见到的,单就作为一种世界经济发展的范式而言,新地区主义或者是指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兴起的新的一波区域一体化进程,或者是指研究这一进程的理论思潮。本文试图应用一个新地区主义理论的分析框架对东亚新地区主义进程作一分析和讨论。
一、从维纳范式到新地区主义范式 传统的一体化理论几乎完全是从静态的资源配置收益角度来看待一体化对各成员国的效率和福利的影响的,其核心是维纳(Viner)在他1950年发表的《关税同盟》一文中提出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即消除原来的国际市场分割和关税壁垒,通过市场的作用促使成员国基于比较利益进行专业分工,产生的潜在收益包括规模经济,以及区域集团在世界其余地区贸易条件的改善。这也是20世纪50、60年代掀起第一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的原因。 维纳的关税同盟理论提出之后,研究者遵循这一思路进行研究产生了大量的文献。从本质上说,这些研究主要考察区域贸易协定(RTAs)的传统收益,即遵循产品和要素市场一体化所带来的专业分工、内部贸易增长和规模经济这一思路。最近的研究有:Clarete等人(2003)应用引力模型对主要分布于亚太区域内的11个区域贸易集团进行研究,发现RTAs对区域内不同国家之间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是极为不同的。据此,区域贸易协定可以分为三组:促进了区域内贸易增长,例如SAPTA(南亚优惠贸易安排);促进了世界范围的贸易增长,例如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CER(澳新紧密经济关系的简写形式,全称为ANZCER);不改变区域内贸易量的情况下减少了世界贸易总量,例如AFTA(东盟自由贸易区)和NAFTA(北美自由贸易区)。第一组区域贸易协定有扩大亚洲国家间贸易的倾向;第二组区域贸易协定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可能只会向其成员国转移贸易流量;第三组中的AFTA通常被视为是贸易创造的,却非但没有改变贸易集团内的贸易量还减少了与集团外成员的贸易量。Goto(2001)发现,加入一个亚洲贸易集团将使得一个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福利得到充分的改进,然而日本的收益相对较小,因为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增加了进入日本市场的机会。 上述研究显示,仅从传统收益角度看,区域经济合作对于一些参与国的福利改善并不显著,甚至有的参与国可能获得负的净收益。那么,如何来解释这些国家参与区域一体化的动机呢? Ethier(1997,1998,2001)指出,新地区主义所处的世界经济环境已经与旧地区主义时期截然不同,其主要特征有三:一是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已经取得相当进展,工业化国家制成品的关税水平已经较低;二是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显得日益重要;三是信息处理;通信等国际交易成本的下降,使得FDI相对于国际贸易成本下降。与此相对应,新地区主义理论更为强调国际
政治经济学视角,更为强调经济改革效应、直接投资吸收等因素对于RTA的含义,而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之间的平衡则逐渐淡出新地区主义理论研究的视野。 Fernandez和Porters(1998)亦指出,以新地区主义为标志的新一轮区域合作浪潮已经超越单纯的经济领域合作,走向区域政治、安全领域。相应的新地区主义的理论研究则更为重视政治经济学、直接投资、基本的经济改革等所谓的非传统收益,而与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有关的传统收益则处于次要地位。他们提出了新地区主义的非传统收益并对其进行了解释:(1)保证政策韵连贯性。如果一项贸易自由化或国内改革的政策能提高该国的福利,但在缺乏区域贸易协定约束的情况下不能持久时,则区域贸易协定事实上作为外部力量锁定国内自由化或进程,这样参与国获得非传统收益。(2)发信号。目前加入区域贸易协定这个事实本身,并以此向外界发出信号,使得外国投资者看到该国的政策新动向。(3)提供保险。通过为至少一个成员国提供防范未来或有事件的保险,保险收益发生在防止贸易伙伴实行贸易保护、防止在世界贸易战中受损、取得更有利的条款保障,以及能吸引更多的投资等方面。(4)增强讨价还价的能力。加入区域贸易协定的国家可以增强其对第三方讨价还价能力。(5)发挥协调一致机制。这是一项政治经济学解释,它们能把那些从自由贸易中获益的人组织起来,使其协调行动,避免自由贸易利益的分散、不确定的负面影响。 从上述可以看出,在新地区主义情势下;世界经济已经形成了与旧地区主义不同的特征,区域一体化理论的研究也发生了从维纳范式向新地区主义范式的转变。新地区主义范式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维纳范式的全盘否定,维纳范式仍然有其生命力。但是,维纳范式单纯从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之间的平衡已经不能很好地解释新一波的地区主义进程,而新地区主义范式从贸易、投资、制度等多视角来解释则具有更强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