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经济转轨中的汇率政策调整(2)
2016-05-18 01:01
导读:三、一点启示 波兰汇率制度演变采取典型的渐进式策略,每一次汇率政策调整事前经过充分酝酿和准备。无论从盯住汇率过渡到浮动区间,还是从浮动区
三、一点启示 波兰汇率制度演变采取典型的渐进式策略,每一次汇率政策调整事前经过充分酝酿和准备。无论从盯住汇率过渡到浮动区间,还是从浮动区间转变为完全自由浮动制度,每一次调整都顺应当时的内外环境和宏观政策目标,采取稳步推进策略,不致出现大的震荡和起伏。在捷克、俄罗斯、东南亚和南美国家纷纷出现货币危机和投机性冲击的情况下,波兰经历了几乎所有类型的汇率制度,却从没发生过货币危机,这是与其谨慎的渐进式汇率改革策略分不开的。 从波兰的实践看,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选择什么样的汇率制度,取决于一国一定时期所处的具体环境和宏观政策目标。波兰转轨之初,百废待兴,政府首要任务是恢复信心,稳定经济。实行盯住汇率制度有助于建立本币信心,贬值有利于促进出口,改善宏观经济环境。随着贸易条件的改善和资本流入的增加,本币面临升值压力,央行对冲操作难度加大,进而采取浮动区间汇率制度,并适时调整中心平价和浮动区间。90年代后期,波兰成为OECD成员国家,金融自由化和资本账户开放进程即将完成,整个国家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达到一定阶段。为适应加入欧洲货币联盟和经济一体化趋势,波兰央行于2000年实行完全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加入欧洲货币联盟后,波兰将在区内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区外实行联合浮动。 作为转轨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波兰自1993年开始就不断面临本币升值的压力。波兰央行一方面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头等大事,另一方面采取较为灵活的汇率制度安排以缓解货币升值压力。当美元升值时,波兰央行将单一盯住美元改为盯住贸易伙伴国一篮子货币,当国内环境大大改善,资本流入激增,盯住一篮子汇率制度仍然制约出口时,转而采取浮动区间汇率制度,并视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中心平价和浮动区间,主动对本国货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实施分步贬值,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升值压力,改善了本国经常账户。但世上没有免费午餐,任何政策选择有收益必有成本。波兰央行迫于升值压力进行对冲操作,对其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构成很大挑战。总的来看,面对升值压力,采取较为灵活的汇率政策总比僵化的汇率安排要主动许多。另外,在经济转型阶段,市场发育尚不健全,基础设施尚不完备,贸然实行自由浮动汇率让市场风险完全暴露也是不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