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抑高企物价还需标本兼治(2)
2016-06-04 01:08
导读:二、物价高企的根本原因 目前我国的物价高企既有成本推动的因素,又有需求拉动的因素;既有总量性原因,又有结构性原因;既有国内问题的影响,又
二、物价高企的根本原因
目前我国的物价高企既有成本推动的因素,又有需求拉动的因素;既有总量性原因,又有结构性原因;既有国内问题的影响,又有国际问题的影响,情况错综复杂[4—8]。但物价高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由供求失衡引致的价格上涨和由货币发行过多引致的通货膨胀两类,而每一类又可分为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两种情况,所以一共有四个原因共同导致了物价高企。
1.价格上涨的国内原因
由于城乡收入有极大差距,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导致农田荒芜和产量下降,粮食的供给就不足。最终,生猪蓝耳病引起的猪肉供不应求作为导火线引发了食品价格的普遍上涨。食品价格的权重在CPI中约占三分之一,这样CPI也就明显上涨了。由于房地产热和固定资产投资热,引致了能源、电力、钢铁、水泥等生产资料价格的普遍上涨,同样对物价高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价格上涨的国际原因
加入WTO以后,中国市场已经融入了国际市场。由于全球粮食减产和生物燃料的生产要耗费大量农产品,国际粮食供应趋于紧张,价格普遍上涨。芝加哥期货市场2007年12月份小麦、大豆、玉米价格比上年同期分别上涨83.7%、74%和12.7%。这样,通过进口,国内粮价就相应上涨了。由于石油减产和投机盛行,国际石油价格一路飙升。布伦特石油期货的价格已从2007年初的每桶50美元上涨到2008年6月末的每桶140美元,涨幅达到180%。我国是一个石油资源贫乏的国家,对国际石油的依赖度达50%以上,这样国内石油价格上涨也就成为必然事件了。近期,国家发改委已对柴油和汽油提了价,柴油每吨提价1500元,汽油每吨提价1000元。粮食价格是农业国的中心价格,石油价格是工业国的中心价格。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在进行新兴工业化的农业大国而言,国际市场粮价和油价的上涨对我们的不利影响尤巨。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3.通货膨胀的国内原因
由于经济增长过快,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相应地,货币发行得过多流通得过快,这样,通货膨胀就不可避免了。2003年至2007年各年度货币供给M2的年末余额同前一年相比的增长速度分别是:19.6%、14.6%、17.6%、16.9%、16.7%,都大大超过了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
4.通货膨胀的国际原因
持续的贸易顺差和巨大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的通货膨胀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我国的贸易顺差在2005年到2007年间,分别为1608.18、2498.66和3747.24亿美元,3年的年增长幅度分别为218.43%、74.2%和49.97%。我国的外汇储备自1999年第到2007年底从1546亿美元增加到1.5万亿美元,8年间增长了近9倍。按目前的外汇管理制度,我国的外汇收入必须结售给中国人民银行,而央行为收购外汇必须增加货币发行。目前,央行为收购这些外汇储备就需要发行货币超过10万亿元。可见,强制结售汇制度导致大量外汇占款,已成为影响我国总货币发行的主要力量。
根据文[6]的分析结果,价格上涨对物价高企的贡献率估计为四成左右,通货膨胀对价格高企的贡献率估计为六成左右。国家信息中心政策动向课题组的研究结果表明,国际环境变化对国内物价波动其影响力约占70%(见2008年2月13日的《中国证券报》)。这一指标已远远高于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14%~20%的范围,足见国际市场变化对国内物价的影响程度非常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