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西江港口合作的思考(2)
2016-06-05 01:04
导读:此外,西江主要港口功能定位雷同。例如,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河水运发展规划》,广西3个主要内河港口南宁港、贵港港、梧州港的港口功能定位相
此外,西江主要港口功能定位雷同。例如,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河水运发展规划》,广西3个主要内河港口南宁港、贵港港、梧州港的港口功能定位相近,其中,南宁港“将逐步发展成为以集装箱、件杂货、矿建材料及煤运输为主,相应发展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业的综合性港口”;贵港港“将发展成为以西南地区煤炭、矿石、集装箱等大宗物资,以及外贸物资运输服务和以矿建材料运输为主服务临港工业的综合性港口,并相应发展港口物流业”;梧州港则“逐步发展成为以集装箱、件杂货、能源和矿建材料运输为主,相应发展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业,兼顾旅游客运的综合性港口”。
可见,这些主要港口的功能定位雷同,各港口为了争夺区域性枢纽港地位暗中较劲,各城市之间处于各修各的路、各建各的港的松散状态,布局重复、功能不清、结构同化、特点不明。“同质竞争”所导致的“内耗”,使西江港口群不能及时形成规模效应,也制约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避免区域内港口的无序竞争损害沿江城市的未来发展,也为了缩小与长江流域港口、长三角港口群、珠三角港口群之间差距,西江流域港口应该打破行政区域束缚和各自为政氛围,选择合作与多赢策略,这是解决西江流域港口重复建设、提高西江港口整体实力的有效途径。 三、多种因素制约西江港口合作发展
目前西江流域港口问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区域合作,阻碍港口合作的因素主要有: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西江流域港口呈带状分布,主要港口分布在广西、广东两省,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层面。广东是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是全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尤其是佛山港处于广东发展的第一极。而广西是全国相对落后的地区,虽然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北部湾经济区的推进,广西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但两广经济差距仍然较大,沿江港口城市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上(见下表)。处于经济不平衡状态的地区,先行者为了保持优势,后来者为了迎头赶上,使得竞争往往大于合作,在港口建设上着眼于“求全”而不是“求专”,参与合作分工往往让位于短期竞争的需要,几成必然。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二)区域分割壁垒限制
西江主于流的港口从行政上分属广西、广东两省。行政分割、地区利益冲突,行政壁垒的限制,导致各自为政。经济运行带有显著的行政区域利益特征,港口建设各成体系、各自为政,现已带来重复建设和浪费有限深水岸线资源的结果。区域港口利益摩擦始终存在,未能从分工协作关系上考虑如何形成整体合力。
(三)区域整体协调缺乏
缺少认同,缺乏整体、全局意识导致区域内存在政策差异。由于受行政区划分割体制的影响,在多元投资主体对产业布局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条件下,西江流域在港口发展方面,缺乏执行统一政策导向的强制力量。港口整体发展难以协调。难以统筹,各港口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及航运资源掌控等方面各不相同,在政策体系、运输标准、行政执法、税费标准、通关手续、经营理念、管理模式、技术水平、市场管理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四)区域干支对接不畅
中心干线港口与支线港口尚未对接,区域内集疏运网络不完善。支线航道等级较低,不能与干线航道设计等级对接。
(五)区域港航服务业发展滞后
尚未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航运服务体系,尤其是在航运交易、航运信息、航运咨询、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商务、海事法律服务等行业还存在不少弱点。尤其是高附加值海事服务行业发展滞后,未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航运服务体系。高端航运服务业的薄弱,促使西江流域沿江城市把眼光仅局限在港口硬件和“量”的发展上。
四、推进西江港口合作的建议
(一)沿江城市与各港口企业应树立“互利共赢”和“协同”的战略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