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本化理论与绿色消费模式的构建(2)
2016-06-09 01:00
导读:绿色消费模式的构建及其特征 绿色消费就是可持续消费。1994年,联合国环境署在内罗毕会议上发表了《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消
绿色消费模式的构建及其特征
绿色消费就是可持续消费。1994年,联合国环境署在内罗毕会议上发表了《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消费的定义:“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由此,绿色消费模式的概念可界定为: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生产关系下,绿色消费者和绿色消费资料的结合方式,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和防止污染,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下,考虑保护自身健康和个体利益的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理性消费方式。可见,绿色消费模式的特征表现为绿色化,即理性、适度、和谐和可持续。
国际经验表明,我国正从低收入国家步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处于国家成长的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它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又是一个“矛盾凸现时期”,特别是经济的快速发展遭遇资源和环境的发展瓶颈。值此,倡导消费资本化,对于绿色消费模式的构建,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起最根本的作用,生产力的发展也主要取决于人的发展。消费资本化理论就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创新理论,它认为消费者和生产者、经营者是平等的。正是这种平等观,才出现了消费者和经营者的融合,最大化集聚资本资源,为可持续发展输入动力。绿色消费者是消费的主体,是资本化之源,因此,从人(消费者)的因素探讨绿色消费模式的构建是对绿色消费系统最深层次的研究(见图1)。资本化了的消费者的自身特点与绿色消费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相融一致的。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理性。绿色消费模式以“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即以满足消费者群体的长远利益为目的。消费资本化将整个社会系统的个体(消费者)全都投资者化,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适度。绿色消费模式具有阶段稳定性。即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绿色消费模式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可能当时合理的消费而日后又被证明是不合理的,况且,绿色消费模式的构建还受制于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而消费资本化也有一个资本“化”的过程。
和谐。消费资本化理论强调以人为本。消费者与投资者关系平等,实现了消费者人格和权益的应有复归,从而形成了稳定、持续的良性互动循环的价值链,力求大道和谐。而绿色消费模式源于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相互协调的消费价值观,既强调消费的重要作用,又强调消费和再生产其他环节与环境的动态平衡,其实质是取得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可见,二者均具有和谐的表征。
可持续。绿色消费模式就是可持续消费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理解为:把人类的消费活动置于一个时间坐标中,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来看待,并要求是可持续的,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发展的需求。而消费资本化理论就是将个人消费价值取向转化至社会消费价值取向之中,从而形成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二者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消费资本化意义上的绿色消费模式的构建
观念支持。消费观念是消费者对消费行为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它一般要受消费者所处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消费观念一经形成,便会较长期地支配人们的消费行为。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倡导人们树立消费资本化观念和绿色消费观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消费也是生产力。有了观念创新,才有理论创新,才可能指导实践,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主动地自觉地与社会和生态保持协调,支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理论指导。我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为世界所吸引,但由于在某种程度上滥用了市场的资源,导致吸引世界的是我们的消费本身,而不是我们的消费模式和标准。可见,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提出只是与我国经济发展同步的经济理论发展的某一步,还必须进一步量化为科学有效的
数学模型。有了成熟的理论,并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构建绿色消费新模式,以此实现我国消费历史上质的飞跃。可以说,这种模式才可能是标准,是生产力,是竞争力,是平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