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单一市场研究综述(3)
2016-06-27 01:01
导读:最重要的是,更多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开始重点研究欧洲单一市场对外部,包括对中国的影响,因为,以技术标准和法规为例,尽管欧共体有关技术法规和标
最重要的是,更多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开始重点研究欧洲单一市场对外部,包括对中国的影响,因为,以技术标准和法规为例,尽管欧共体有关技术法规和标准的政策对第三国进口的影响的基本原则是非歧视性的,但是在新的欧洲技术法规和标准制定的过程中,法规制定者的脑中也一定有阻碍外来竞争的目的。后来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这种担心的必要性。例如,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的David Hayward在其博士论文中利用建立的欧共体-92区域影响模型推测,“欧盟的新法规不时地可能对美国的产品形成新的技术壁垒”。密歇根州立大学经济系的著名教授Mordechai E.Kreinin与时为布兰迪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副教授的Michael G.Plumrner运用进口增长与引力模型研究了欧共体一92指令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指令对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和中国的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没有发现对亚洲其他的新兴经济体(Emerging Economies)的负面影响。德国基尔大学经济研究所(Kiel Institute for WorldEconomy,IfW)的Langhammer和Schweickert教授研究了欧洲一体化对亚洲国家的启示。他们通过研究预测,随着更多成员国加入欧洲货币联盟,欧盟一体化对第三国贸易的影响程度将增加。由于欧、美、日对亚洲国家出口贸易模式的相似,以及亚洲与欧洲对工业化国家出口模式的重叠,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欧盟急于将欧洲国家,包括东南亚国家联盟纳入自由贸易协定的原因。随着欧盟东扩,学者们也开始关注欧洲单一市场对候选国的影响。例如,Paul Brenton等根据欧盟新方法和旧方法在不同部门的应用,推测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候选国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Hagemejer和Michalek则专门研究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波兰和其他中东欧即将加入欧盟的国家的影响情况。Machkovd和Lukd研究了欧洲共同市场对当时将入盟的捷克企业的影响。上述研究表明,从中期而言,低价不能作为候选国中小企业的首选竞争工具,企业必须重视营销,否则人盟后这些企业在欧盟内部的出口反而会受到负面影响。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的研究相对国际上而言要稍晚些,主要始于欧洲单一市场建成之后,但更多的是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对我国的影响及相关对策研究。其中的一个例外就是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尹翔硕教授的研究:他专门对上文中提到的克鲁格曼预测单一市场可能导致国家和地区间收入分配和生活水平差距扩大的失效缘由进行了解释。
1,20世纪——对政策本身及其影响和对策研究
国内早期的研究既有对政策本身的研究,也有对政策的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一方面,学者们开始对政策本身进行研究(欧洲统一大市场的研究;欧洲一体化的评述;欧洲经货联盟和单一市场的关系及其影响;欧洲经济政策的协调研究)。同时研究欧洲统一市场对外部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对发展中国家商品出口的影响;对发展中国家贸易和投资的影响;对外部经济的影响)。另一方面,学者们开始关注欧洲单一市场形成后的中欧经贸合作问题(中国现行经济体制过渡性的理解易成障碍;欧盟对华投资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
至于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方面,有一般影响与对策研究;标准化方面的对策研究;也有就欧洲货币联盟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或者欧元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研究以及对中欧
政治文化关系的影响研究。
2,21世纪——以借鉴研究为主
近年来出现了经验借鉴方面的研究:如何借鉴欧洲经验,培育和发展我国市场体;如何借鉴欧盟经济一体化经验,加强区域的合作与协同发展以及如何借鉴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如何借鉴欧洲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法律趋于一致的方法,实施中国内地、香港、澳门更紧密的经贸关系;欧盟区域政策及其对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的启示;欧盟区域一体化经验对我国区域政策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