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进口反倾销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3)

2016-07-19 01:16
导读:(八)反倾销调查人员。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在具体从事反倾销工作的人员数量上,中国存有不小差距。在欧盟,调查员就达200多人,其中,近100人负责

  (八)反倾销调查人员。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在具体从事反倾销工作的人员数量上,中国存有不小差距。在欧盟,调查员就达200多人,其中,近100人负责倾销,其他人员负责损害调查,尚不包括秘书等辅助人员;在美国负责反倾销调查的官员共300余人。而在中国,专职常设处理反倾销的机构只存在于商务部,仅20多人专门从事反倾销调查,其人员尚不到美国人员的1/10。力量对比的悬殊使之无法及时高效地处理更多反倾销案。此外,中国还缺乏与反倾销有关的专业人员,尤其是熟悉反倾销法律条款和实际操作程序的律师。由此导致受到外国倾销行为损害的企业在提起反倾销诉讼的实际运作中得不到相关的法律咨询和服务,无法有效维护自身权益,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中国对外进口反倾销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短期内倾销对进口国来说并没有造成净损失,福利反而会增加。但从长期来看,倾销产品会抢占进口国的国内市场,阻碍进口国朝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同时,产业间的关联效应也使相关产业遭受损害。因而反倾销制度更多地被称为救济政策,一些国家将其视为保护本国市场上民族产业或自身垄断产业地位的战略手段。长期来看,反倾销确实可以改善一国的贸易收支平衡,保护进口国朝阳产业和战略产业的发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中国在进行进口反倾销工作时应注意针对有垄断性质的倾销进行反击;反倾销措施应针对朝阳产业和战略产业,从而减少并防止倾销对本国经济产生的危害,又避免反倾销措施的滥用,使反倾销措施行之有效,并有利于保护各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利益。在加强公共利益的保护方面,中国既需要消除来自国外的不公平竞争行为,为本国工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又有义务为本国的消费者和用户提供良好的社会福利。另外,中国政府还应注意对反倾销调查和措施的采取,不能只着眼于本国某个行业的局部利益,还应当把消费者和用户的利益乃至对市场竞争的扭曲与损害统统考虑进去,并对国家经济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做出权衡,实现反倾销措施的真正目的。
  
  三、中国对外进口反倾销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反倾销措施、产业战略与外资政策协调配合的对外经济战略组合。为减缓产业因引进外资所导致的对外进口倾销的产业倾斜现象,应制定中国产业发展战略,构建产业发展架构,划分产业分类政策。即国家重点扶持产业、市场选择产业、淘汰落后产业。依据不同产业发展目标相应地确立四类外资政策:鼓励外资进入、允许外资进入、限制外资进入和禁止外资进入等政策。并与外资政策配合确立进口反倾销措施实施的产业领域与力度。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且在三到五年内发展潜力很大的产业,国家应减弱外国商品和投资的进入对相关产业的冲击程度,政府应加强反倾销调查力度,并将其排除在鼓励引资的行业与产品之外,从而减弱在进口与投资两方面国外产品对中国相关行业的冲击;对于依靠市场选择、技术力量尚未达到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国家应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使企业在市场规律下充分竞争,优胜劣汰。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方式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加大反倾销调查力度,促使外企由商品进入转为投资进入,最终达到扩大引资目的;而对于淘汰落后的产业尤其是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行业,应实施禁止外资进入政策,同时,放宽外国产品进入的反倾销执行标准。
  (二)强化并扩大主管反倾销机构,配置高素质专业人才。中国主管反倾销的机构规模较小,相关人员素质较低,而加入WTO后,反倾销案件数量日趋增多,内容日趋复杂,矛盾突出,因而应强化并扩大中国主管反倾销的机构,配备并培训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增强其办案能力。国内相关高等院校应开设专门的反倾销法律、经济课程,并从各级经贸机构、进出口商会、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中选派一批优秀人员学习反倾销的专门知识,有条件可多派人员出国深造学习外国反倾销法籍和反倾销事务,以提高我国反倾销水平和效率。2005年11月,浙江省首次在浙江工商大学开办了为期3个月的反倾销法律人才培训班,建立本省业务精通,能跨语言、跨文化交流的涉外法律人才队伍。这是很好的开端,应及早在全国展开,以尽早建立并壮大中国自己的反倾销调查及诉讼的涉外高级法律人才队伍。
上一篇:跨国公司对华技术控制文献综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