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之比较(2)

2016-07-20 01:05
导读:从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措施来看,列宁和邓小平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同一性。 两次改革都是以农业为突破口的,都是从农村开始的。列宁在《论粮食税》

  从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措施来看,列宁和邓小平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同一性。
  两次改革都是以农业为突破口的,都是从农村开始的。列宁在《论粮食税》中说到:“1921年春天形成了这样的政治形式:要求必须立刻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应该从农民方面开始。”邓小平在改革五年后总结到:“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农村改革的内容总的说就是搞责任制,抛弃吃大锅饭的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中国的人口80%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80%的人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安定的……”。
  列宁和邓小平都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放开所有制形式,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十月革命后,俄共认为,社会主义应当只容纳公有制一种形式,或迅速向单一的公有制形式过渡。但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发现,从小生产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可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过渡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他指出:“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在列宁的鼓励下,到1922年上半年,苏俄的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已达257个,到1922年底,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88.5%,城乡个体小生产也日趋活跃。邓小平主张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存。1984年他指出:合资经营的实际收益大头是社会主义中国人民的,而不是资本主义的。1992年南巡讲话时,倡导多搞三资企业,搞活中国经济。在邓小平这些思想指导下,中国积极推行各种所有制形式合理配制、相互补充,共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他俩的作法均突破了“纯”而又“纯”的单一所有制形式,但实践证明这种开放的所有制形式正是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列宁和邓小平这两位伟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都逐步认识到,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只不过是经济手段,而不是资本主义专有的。1922年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然而却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因为新经济政策允许建设中的社会主义同力图复活的资本主义,在通过市场来满足千百万农民需要的基础上实行竞赛。” 他认为商品经济是解决苏俄经济建设困难的有效手段。在新经济政策推行的过程中,苏俄在商品交换问题上经历由允许实物交换到允许经过市场、货币、商人的真正的交换过程。到1921年底,苏俄的经济就已经全面地走向了市场化。列宁自己也明确地宣称: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已经是“市场,商业”,他指出“既然我们已经转而采取市场的经济形式,国家就一定要给各个企业在市场从事经济活动的必要自由,而不希望用行政手段来代替它”。列宁引导新经济政策的市场化过程不断向纵深发展,并奉行实践优先的指导思想,使苏维埃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
  邓小平在1979年明确指出:“说市场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可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1985 年,他又强调“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更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就对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问题,作了一个清楚、透彻、精辟的总回答,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看作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另外,在分配制度上,列宁和邓小平都打破了平均主义,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在商品货币关系上,充分重视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强调社会主义必须建立以商品、货币和市场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机制;在对外政策上,注意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积极因素来建设社会主义。   2 不同点
上一篇:中国进口反倾销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