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城市休憩带项目开发试想(4)

2016-08-28 01:02
导读:3.城市休憩带旅游的项目开发的生态保护 “生态性”是城市生态休闲带开发与规划应突出强调的核心。由于组成城市生态休闲带的景观元素以林木绿地植被

  3.城市休憩带旅游的项目开发的生态保护
  “生态性”是城市生态休闲带开发与规划应突出强调的核心。由于组成城市生态休闲带的景观元素以林木绿地植被为主,植被尤其是森林强大的生态保护功能可以有效地维持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和物质基础。因此,在实际的开发规划过程中,对生态休憩带的生态性要求应主要体现在尽可能保护休憩带内外的原生环境,保护动植物的多样化和生态群落的稳定性,尽量减少休闲活动的负面影响。
  (1)要在开发中对山地的现有的生态休闲资源进行保护,尽可能维持现有的自然保留地、山体、森林、湖泊等区域的原始性。对生态残缺区加以修葺,以形成全区域的生态效应,真正发挥出生态功能。
  (2)生态休憩带通常包括多种植被组成的林、灌、草复合型生物群落,比单一纯林或单一草坪更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
  (3)乡村旅游的客源主要是我国的城市居民和部分国外游客,游客所携带的“强势文化”会对当地居民的“弱势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乡村居民会对游客产生羡慕心理,模仿游客的生活方式,导致自己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接近于游客的生活方式,这种现象叫做文化的同化现象。这样就会降低文化差异,乡村旅游很快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文化吸引。这就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价值的宣传,提高当地居民对所在地方文化的认识,自觉的维护自己特有的文化,保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只是对城市休憩带的项目开发设想,在实际当中应该根据当地的地理、经济、社会环境来综合运用几种模式进行开发,并且要在开发过程中注意生态保护,这样才可以保持城市休憩带的可持续发展。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参考文献:
  [1]石惠春,刘春莲.兰州市休闲旅游资源开发初探[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1).
  [2]热娜.兰州市生态农业旅游开发[J].安徽农业科学,2006,(1).
  [3]张国斌,盛付祥,董海潮.“休闲农业”用地管理“休闲”不得——关于浙江省“休闲农业”土地使用现状及管理的调查[J].国土
  资源通讯,2007,(8).
  [4]陈文君.现代观光农业旅游——城市郊区旅游开发新景观[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0).
  [5]冉红,李国柱.兰州市观光农业发展刍议[J].甘肃农业,2003,(2).
  [6]王德静.略论我国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5).
  [7]黄爱萍,郑少泉,陈雅英.发展休闲农业对大陆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启示[J].福建农业科技,2000,(6).
  [8]孙俊秀.体验型休闲——“农家乐”经营的新模式[J].商业研究,2005,(18).
  [9]郭程轩.城市生态休闲带的开发与规划——以广州市帽峰山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1).
  [10]李孝坤.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
上一篇:专业服务业:变更所有制形式应慎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