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外汇储备充足性标准变动及其影响研究

2016-09-30 01:02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外汇储备充足性标准变动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内容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国际社会外汇储备充足性标准的变动,随后分析了格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国际社会外汇储备充足性标准的变动,随后分析了格都特-格林斯潘-IMF规则对国际外汇储备的影响,最后阐述了该规则对我国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外汇储备充足性标准 特里芬规则 格都特-格林斯潘-IMF规则
  
  国际社会外汇储备充足性标准的变动
  
  外汇储备充足性标准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外汇储备规模充足与否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从特里芬规则向格都特-格林斯潘-IMF规则转变。由特里芬在1960年提出的一国外汇储备额以满足3个月进口需要量为适度的储备指标,虽然曾主导国际社会外汇储备管理的政策目标,但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随着许多国家资本账户相继开放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性金融危机频繁发生,一国外汇储备规模按特里芬规则,已远远不足以维持国际清偿力和抵御外部金融危机冲击。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研究外汇储备新标准的众多理论探讨中,一个重要的共识是认为外汇储备应达到足以防范金融风险和危机的规模,其中尤以格都特-格林斯潘(1999)规则,和IMF(2000-2001)提出的储备充足性标准最具代表性。格都特-格林斯潘-IMF规则的核心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国家可用外汇储备的规模标准
  强调对于缺乏处理国际金融问题历史经验的国家,一年内不借新外债或无外援的情况下,其流动性储备能保持外债清偿力和同时具有管理外部资产的能力。即这些国家可用外汇储备的规模,应该超过一年期债务清偿表列出的官方外债和短期外债的总额,并且能满足一年内管理外部资产所需的流动性用汇(Guidott
    上一篇:国外物业管理经验借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