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吸纳国际制造业转移的SWOT分析及对策(3)
2016-11-13 01:10
导读:(二)在产业发展上,以解决垂直分工为切入口 武汉市要通过吸纳国际制造业的转移参与到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中去。从参与以劳动密集生产环节为主的
(二)在产业发展上,以解决垂直分工为切入口
武汉市要通过吸纳国际制造业的转移参与到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中去。从参与以劳动密集生产环节为主的分工,逐渐向资本、技术密集生产环节的过渡。
此外,应需要深化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的垂直分工,要围绕骨干企业,依托龙头产品、关键技术,推动上游企业与产品的联合,实现产业链延伸。既要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产品分工复杂细密的电子信息、
生物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以此带动整个城市工业水平的提升;同时也要注重发展传统的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加工业,以此增加
就业。对于石油化工、汽车工业、机械制造等产业,需要通过延长产业链,细化产业内部分工。通过深化垂直分工,拓展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的市场空间。
(三)在空间布局上,按板块经济的模式来进行布局
划分方案见表1。这种空间布局反映的是武汉经济呈板块增长的一种模式,主要特色在于,它既是一个静态的模式又是一个动态的模式。从静态来言,它表现了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和经济聚集的空间结构;从动态而言,它说明了未来城市空间发展增长的过程和方式。今后的主要对策是:
1.成熟型基础板块。因为它们是城市现在的核心,是主导产业的聚集区,要保持旺盛的活力。例如,沌口小区要以神龙汽车工业为龙头建立相关的产业,发展成高效率的工业板块。
2.成长型基础板块。这是目前武汉的新经济增长区域。通过建设适应现代化生产和贸易需要的宽带网络平台,从而构筑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增长极。
3.形成型基础板块。它们一般位于城郊结合部,如从行政区来看,大多在郊区。形成型板块的发展壮大是城市空间扩张的方向,是城市规模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关键的是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曾璐.国际制造业转移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产经论坛,2006.9
2.高越,高峰.垂直专业化分工及我国的分工地位.国际贸易问题,2005.3
3.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4.孙志毅.我国制造业国际化战略模式选择探析[J].中国软科学,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