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校专业设置与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2)

2017-01-21 01:00
导读:三、建立高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关系 地方经济的发展与高校的发展互为前提,从而使高校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依托关系凸显出来。国内外

  
  三、建立高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关系
  
  地方经济的发展与高校的发展互为前提,从而使高校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依托关系凸显出来。国内外的经验表明,高校能否办出特色,关键在于是否立足本地作出正确的分析,并开拓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空间。为此,高校与地方经济在加强自我发展的同时,必须进行相互协作,共同构建互为依托、协同发展的新平台。   (一)面向地方、依据市场,贴近行业设专业
  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是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的支撑点,高校应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进行自我定位、自我规划,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和市场的链接。高职院校应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进行专业设置,专业设置应考虑市场导向和产业定位。当然,专业设置还要考虑人才培养的规律和人才需求量和需求周期的不同,不是“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学校应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设立有行业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确保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一致,形成学校与企业间互惠互利、良性循环的办学机制。如温州市场经济起步早、发展快,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并夺得了“中国鞋都”金名片。温州鞋革工业协会所属制鞋、制革、鞋机等企业4 000多家,年产值达420多亿元,这些产业的迅速发展急需大批相应专业的一线技术人才,为此,温州职院开设了服装鞋类的营销、鞋革设计等专业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特需求。
  (二)发挥区域经济的优势,使学校与企业互为科研基地
  地方企业的科技攻关内容是高校科研项目的重要来源。企业在高校建立科研机构,既有利于加快使用技术成果向企业的转移,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又有利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校出人力和设备,由企业提供经费,在高校建立“开发研究中心”,“中心”的工作纳入双方的工作计划,按企业发展需要,进行研究开发或超前研究,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互为科研基地,一方面推动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为高校增添了教学、科研新课题。如广州地区的各类高等院校共39所,占全省的63%。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为代表的在穗高等院校,不但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还通过承担市级科研项目,解决广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高等院校所建国家级、部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广州企业技术攻关提供场所,成为技术研究平台。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区域高等职业院校间应加强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专业优势互补
  开放性是当代国际经济的一种发展趋势,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区域高职教育必然是具有开放性功能的教育。为此,必须改变区域高职教育封闭办学的现状。高职院校在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的同时,还要加强与区域内高职院校的联系,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专业优势互补,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如美国以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为核心带动的波士顿——剑桥科学工业综合体;以哥伦比亚、纽约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为核心带动的纽约——新泽西科学工业综合体;以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为核心带动的旧金山——泊洛阿托工业综合体,闻名于世的“硅谷”就是这一科学工业综合体的产物。事实证明,大学城通过带动周边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可以有力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四、总结
  
  从现实性来讲,经济结构直接决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确立、调整与改革的方向。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区域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对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影响很大,反过来说,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是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主要依据。因此,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确立、调整与提升必须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大局出发,考虑和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产业结构问题。综观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史,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就是主动地、积极地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伴随着工业现代化和科学技术进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如德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都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改革,不仅灵活地适应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紧紧地盯住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所需要的人才市场变化来设置专业,而且还对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具有积极的超前意识,十分重视在高新技术领域发展和设置专业,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经济发展。
上一篇: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