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风险感知及防范(2)
2017-02-04 01:16
导读:由于国际化经营不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简单外延,而是企业经营组织和经营要素的跨国拓展和优化,它的经营系统直接置身于国际市场环境之中,其经营行为
由于国际化经营不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简单外延,而是企业经营组织和经营要素的跨国拓展和优化,它的经营系统直接置身于国际市场环境之中,其经营行为的风险会更大,而高新技术企业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高技术含量等特点决定了其与一般企业的国际风险相比,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独特的一面。因此,本研究从国际风险感知研究的视角出发,对高新技术企业所面临的国际风险进行聚焦探讨。
二、国际风险感知研究的提出
所谓“风险感知”,指个体对存在于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客观风险的感受和认识,所强调的是客观存在的风险在人脑中反映。当然,人在“感知”客观风险的时候也会依据以往感知的经验,加入少量主观评价,但客观反映才是最主要的体现。风险感知研究有助于风险分析、评估和风险管理等工作,并影响着有关政策的制定。国际风险研究方面的著名学者Miller从经理人员感知的角度将国际化的不确定性划分为三大类:一般环境不确定性、行业不确定性和公司不确定性。其研究最终将这些不确定性整合成一个一体化风险管理的框架。随后,荷兰学者Kelth D.Brouthers从经验的角度对Miller提出的一体化国际风险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者普遍认为,随着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程度的不同、目标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政治稳定性的差异,企业遇到的风险会有不同,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也大不一样。但不可忽视的是,企业必须能够正确认识到可能面临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避免遭受损失,或进一步将风险转化为收益。
三、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对国际风险的感知与评价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不仅要面临自然风险,还要面临竞争风险、产品市场风险、财务风险、人力资源风险、技术风险等经营性风险,更要面对国有化、战争、政策变动、资金移动限制等政治性风险,以及因制度差异、文化差异等带来的风险。综合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国际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类(见图1)。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一)人力资源风险人力资源风险指因人员流动、员工素质、工作状态、价值观和生产率变化等因素所造成的风险,主要包括劳动力不确定性和行为不确定性两类。就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主要表现为因人才短缺和人才流失而引致的风险。 1.人才短缺风险。总体而言,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短缺问题仍比较严重,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方面,既懂高新技术,又善于开拓国际市场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瓶颈之一。
2.人才流失风险。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中,可能出现企业的关键人才流向收入更高的外资企业或者去海外发展的风险,而这种关键人才的流失一方面可能导致企业某些正在进行的重大技术项目陷入停顿甚至瘫痪;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企业的核心技术外泄以及树立新的竞争对手的风险。
(二)技术风险
1.一般技术风险。技术开发定位不准、投入不足、管理不善、实力欠缺都可能导致开发的失败,因此面临技术开发风险;当进入目标国市场时,企业开发的技术与目标国市场技术供给方相比,是否具有先进性、竞争性,存在技术竞争风险;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成熟使用,需要东道国的相关技术水平和基础设施配套达到一定的标准,属于技术配套风险;在技术生命周期加速缩短、技术替代频繁的背景下,面临着技术替代风险。
2.知识产权被侵犯而引致的风险。知识产权被侵犯相当于一种变相的技术开发失败,这里将其归于技术风险的范畴。当企业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开发出专有技术时,如果因各种原因未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在推向市场后被其它企业仿冒、侵犯,因而存在着知识产权被侵犯的风险。我国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在这一点上表现尤其突出,由于法律意识薄弱。对一些相关国际法律法规的了解不够深入,在国际化经营时不仅有意无意间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对自己的商标、专有技术等的保护也不力,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