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校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现存问题的对策研究(2)

2017-02-12 01:36
导读: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根据高校发展需要建立合理的工资制度。新的工资结构应该由、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组成,如图1。 其中岗

  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根据高校发展需要建立合理的工资制度。新的工资结构应该由、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组成,如图1。
  
  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按照所聘用的岗位确定,实行一岗一薪;薪级工资按照所聘岗位,套改年限,任职年限等因素尽心套改,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与贡献,由高校自主决定分配办法,同时在上级部门的规定下进行规范的分配,形式和方法可以灵活多样;绩效工资的分配应以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为依据;特殊岗位津贴补贴要贴现对特殊岗位职工的重视,由国家统一管理。这种分层次的高校分配管理模式,既能体现公平性,做到付出有汇报,又能分清劳动差别,承认优秀高层次人才的特殊贡献。按照岗位订立薪酬、岗变薪变,既有固定的收入稳定人心、又能浮动工资调动积极性,必然能带动高校教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解决聘任制中落聘工作员的出路问题,这对于形成“能上能下”的聘任制有促进作用。
  (三)建立和健全教职工工作绩效考核机制
  1、完善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使聘期考评结果与教职工收入挂钩。按照各个岗位的不同要求执行既定的量化体系或衡量标准,对每个教职工的工作加以评定;考核量化指标的确立需要刚性,避免寻租现象。
  2、考虑数量与质量,建立科学工作绩效评价方法。首先是保证质量,工作数量多而质量不高不如不做,否则影响的是祖国未来建设者的成长;其次,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考虑贡献的数量,而且可以考虑将教学工作量与科研工作量的互算,此做法即实现高效发展目的,教职工又实现自我价值。
  3、考核评价标准需要完整、公正、科学、可行。从德、绩、能三方面来考核教职工,使用业绩为主、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结合的综合考评办法,综合考虑学生、主管人员、同事的意见,建立比较晚上的考评体制;同时做好监督工作,把握公正性,增加透明度,取得广大教职工的普遍认可。岗位津贴与教职工的考核结果联系,能够体现奖勤罚懒、“优劳优酬”、“公平”的高校分配制度,必然能够调动教职工主动性和创造性,为高效发展吸收更多高素质优秀人才,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参考文献:
  1、周思当.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现状及创新[J].教育与经济,2007(1).
  2、陈敏,尹鹤龄.兼顾公平,深化高校岗位津贴分配制度[J].科技创业月刊,2006(12).
  3、傅国华.论中国热带农业分层次发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李建辉.略论激励理论在高校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应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3).
  5、杨柏森.高校岗位津贴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2006(3).
上一篇:关于税收效率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