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物价上涨的措施探讨(2)
2017-02-13 01:07
导读:2.4 我国GDP增速超过10% 2007年,我国GDP达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5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一般认为,GDP一旦超过10%,将大副拉
2.4 我国GDP增速超过10%
2007年,我国GDP达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5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一般认为,GDP一旦超过10%,将大副拉升消费品价格,CPI在2007年上涨4.8%,创了近11年的新高。食品、居住价格上涨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原因。2007年,我国全年食品价格上涨12.3%,其中肉禽上涨幅度为31.7%,食品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4.6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4.5%,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6个百分点。
2.5 价格传导波及通货膨胀
早在2006年11月,我国粮油价格出现异动。通货膨胀的风险已探出苗头。当年11月至12月间,国内食用油价格一个月内就上涨了20%,面粉价格涨幅也超过了10%。粮油价格上涨又推动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持续走高,2007年前9个月CPI同比上涨4.1%,其中8月6.5%的增幅更是达到了11年来的新高。以后连续5个月的增幅都超过6%。其中猪肉价格独领风骚,5月平均上涨10.5%,7月肉禽价格上涨4.52%。国内由粮油上涨引起多个行业成本收益加速变化后,价格传导放大这一变量,以强正相关的速度推动价格总水平上升。目前,物价由局部上涨向全面性上涨的传导已是炙手可热。食品、原油、房地产等基础性物品价格的上涨及相互抬升作用的叠加,占全面性价格上涨的权重十分可观,市场的震荡并非杞人忧天。
2.6 市场上的不道德行为
近一时期,一些企业趁机哄抬物价。有的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有的囤积居奇,搭车涨价;有的超过成本增加幅度不合理涨价;还有的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制造紧张气氛,严重影响社会心理预期,推动市场价格不合理上涨。
3 缓解物价过快上涨的措施
价格上涨对广大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不合理涨价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安定。为了缓解价格过快上涨对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必须采取多项措施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1)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努力保证重要商品及服务价格基本稳定和市场正常供应;
(2)加快农业生产扶持力度,增加农产品供给,充分利用国内国外市场,增加重要商品供应,稳定物价;
(3)稳定政府管理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继续执行已经出台的各项补助政策;
(4)继续加强价格行政执法和价格监管,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5)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参考文献
[1]@赵雪芳.如何看待当前的物价走势[J].中国金融,2007,(17).
[2]@吴磊,周楚书.我国近来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2).
[3]@唐毅亭,白静.目前通货膨胀的性质、特点和趋势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7,(09).
[4]@李剑阁,卢中原,张立群.如何看待当前物价上涨[J].金融博览,2007,(09).
[5]@唐震斌.本轮物价上涨不可轻视的十个理由[J].金融博览,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