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产管理公司的功能与运行基础的研究(3)
2017-02-25 01:04
导读:——资本补充机制。由国家财政或政府授权管理公司发行政府担保的中长期债券,向社会筹集收购银行风险资产的基金,这种基金有最高的稳定性又有最低
——资本补充机制。由国家财政或政府授权管理公司发行政府担保的中长期债券,向社会筹集收购银行风险资产的基金,这种基金有最高的稳定性又有最低的风险性,因为是政府担保债券,是最安全的投资品,完全可以在二级市场流通。
——税收机制。资产管理公司应该享受风险投资公司的政策优惠,可以免除所得税,甚至也可以免缴增值税(营业税),至少应该减档征收。这种优惠还可以适度延伸,如对资产管理公司债券购买者,可以免征该项债券的收益所得税。
——资源流动机制。纳入资产管理公司经营的各项风险资产,完全由公司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担风险、力求保本微利。各项资产不受地区、行业、部门、所有制和国境的限制,完全按效率优先的原则组织运用。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综合运用资金投入、资产重组、引进新技术、改革管理结构、以及优质资产的转售、新公司的上市等经营手段,不失时机地把无效资产组合为有效资产,把低效资产组合为高效资产。
——管理协同机制。管理也是一种资源,各种管理资源的综合运用,使资产管理公司大大超越单个银行的职能限制。资产管理公司除了借助于商业银行的一般管理手段之外,还要更多的吸收投资银行、风险投资公司、基金管理以及信息资源、区域经济、技术经济、市场分析、法律救援等手段,构成整体管理优势。值得指出的是,内在的资源包括成功的和失败的,是最容易被人们理解吸收和推陈出新的资源,但又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责任追溯机制。目前银行许多风险资产是在经济秩序比较乱的情况下形成的,其中隐藏着诸多腐败因素和蛀虫留下的足迹。资产管理公司在清理、评估这些资产的过程中,可能发现过去无法暴露的问题。政府应当赋予资产管理公司一种风险成因的深度暴露职能,并协助金融监管和国家监察机构追查有关当事人的责任,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这本身也是新风险的预防机制。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但是,并不排除出现失败的资产经营和失败的资产管理公司。如果资产管理公司不能在实物资产的营运上取得成就, 追求证券筹资和呆账核销的目标, 则可能导致南辕北辙。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对资产证券化也是持谨慎态度。他们最近指出:“资产证券化可能带来财务、运作、法律和其他形式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因卖方须履行的责任所引起、 或被列为‘道义追索风险’。此外, 如果从证券化收取的资金被重新注入较高风险等级的资产、低风险证券化也可能导致卖方的资产素质恶化。” 四、吸收和培育风险资产 管理决策人才和经营人才 商业银行已经形成的风险资产有其历史性累积因素,而在经济成长过程中,国内外市场的急剧变化和经济管理体制的过渡性,必然会不断产生新银行风险资产。即使在美国、英国和日本这样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也同样暴露出各种风险因素,甚至出现金融危机,因此,消化和防范银行信贷资产风险,不能只作为一项应急措施,而应该作为防范和消化金融风险、保证金融经济安全的总框架的组成部分。不仅是商业银行要有自己的专业性的精干的风险资产管理公司,同时有必要组建更高水准的的社会性的资产管理公司,而且是一个半永久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资产管理公司要以战略策划经营为起点,银行风险资产的数量是可观的,但在实物形态有明显的产业结构雷同、技术级差很小、资产完整性很差,特别是受地区、部门利益的牵制,用传统的方法很难实现资产流动。因此,资产管理公司要以立足于战略调整的高度,着眼于经济、科技的长远发展来运用这些资源,绝不可以证券化了事、清盘了事、核销了事;从这个意义上讲,资产管理公司不是一个核销风险资产的审查和实施机构,而是一个战略性的资产结构调整机构,这样一个机构,要以高素质的战略策划专家为支柱,形成高瞻远瞩的决策管理层。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资产管理公司要形成多技术、多专长、多领域的综合性人才组合体。资产管理公司比投资银行复杂,操作难度更大、空地建花园别墅不难,难就难在一个垃圾堆上作文章。因此,吸收和培养一大批精通经济的管理人才和操作人才,是资产管理公司成败的关键。如果人才不够,可以早起步、慢扩张、不求快、但求好。没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购入大批风险资产以后,可能顾此失彼,甚至会形成整个风险资产失控,出现险上加险的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