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对引进外资处理我国不良资产的思考(3)

2017-03-04 01:05
导读:第三,外资的引入有利于我国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的对外开放以及大量新金融机构的产生将使专业银行的发展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除

  
  第三,外资的引入有利于我国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的对外开放以及大量新金融机构的产生将使专业银行的发展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除已有的四大专业银行以外,还先后成立十几家全国性和地方性的银行和若干家非银行金融机构,从发展趋势来看,新的金融性机构还将不断出现,专业银行的发展不仅面临着外资银行的挑战,还将面临来自新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与国外信誉良好、资金实力雄厚的大银行相比,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明显先天不足。若要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实力,引进外资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因为在引进外国投资者资金的同时也是在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这无疑十分有利于推动我国专业银行的商业化进程。
  
  (二)从国际投资者的角度出发
  
  首先,我国经济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处置不良资产的任务也日益显得更加紧迫,这无疑给外资进入我国不良资产市场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像美国自安然公司倒闭后,投资者更加关注投资的风险性。美国股票市场单月撤走的投资资金高达500亿元。美国国内的投资市场缩水资本大量外逃,这对亚洲资本市场而言,无疑是非常有利的,而在亚洲众多的国家中,我国仍是国际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其次,对于国外投资者而言,投资中国金融不良资产能够享受到政策鼓励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2001年10月,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为推动各种资本对中国金融不良资产的并购重组工作,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支持和鼓励政策,联合发布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吸收外资参与资产重组与处置的暂行规定》,明确了外资参与处置不良资产的有关问题。国家经贸委已经决定了跨国公司并购中国国有企业的政策草案,届时国企500强中的部分企业将向跨国公司开放。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最后,国外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不良资产从而进入我国的A股市场,这无疑是外资入关的一条捷径。我国的不良资产主要存在于国有企业,而且其中有不少企业是A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本身就是上市公司。这样的话,一旦外资参与治理不良资产,就有可能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是债权人。
  
  
  
  
  引进外资处置不良资产在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和法律环境方面的问题
  
  我国关于利用外资的法律法规,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现已有的法律法规都是以外商对生产型企业的直接投资为基础的。那么外资参与国内不良资产处置,以现有的政策来界定,很难判断其是一种金融活动还是一般服务企业的活动,这就是引进外资在法律政策面亟待完善的方面。
  
  现行规定主要适用于外商直接投资设立新企业或参与老企业的技术改造的情况,而对于以授让股权等方式来投资参与国内企业并购重组的适用性并不强。在是否赋予债权人可以拥有接管企业的权力方面,现行法律法规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这样债权人就无法对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控制,因而并不能真正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再者现行审批程序所涉及的部门、层次、报批手续比较复杂,这也不利于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工作的进展。同时,现行的外债管理模式也不太适用于资产管理公司向外资出售债权,换言之,内债转外债没有明确的规定。对某些利用外资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如以资产组合成立合资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基金,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等还尚无相关政策规定可循。
  
  (二)不良资产处置的定价问题
  
  不良资产在形态上通常会表现为债务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产品市场缺乏竞争力、净现金流少、管理呈现混乱等状况。当然也不排除有一部分债务企业具有完善的生产设施、丰富的自然资源,具备较高的重组价值。不良资产一经重组后,特别是被管理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重组后,我们就很难对其成长潜力进行准确的预测。因此,按审慎的原则,依据国际惯例对企业的各种评估常常偏于保守,以评估价值为参考形成的资产处置价格,相对于资产的实际潜力,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优惠,但这种优惠也应国而异。事实上,世界上各国在处置金融不良资产时,通常都是采取优惠的价格来吸引各种投资者,只是在优惠的程度上各持己见,难以达成共识。
上一篇:略论中国集约持续农业的理论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