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盈利能力与国家税费改革方向分析(3)
2017-03-06 01:19
导读:2.2、已经出台的地方性政策 (1)山西省建立煤矿育林基金。山西省积极探索煤炭开发、生态补偿新机制,今后将从每吨煤的销售收入中提取0.15元育林基金进
2.2、已经出台的地方性政策
(1)山西省建立煤矿育林基金。山西省积极探索煤炭开发、生态补偿新机制,今后将从每吨煤的销售收入中提取0.15元育林基金进行生态补偿,计划每年筹集5000万元。
(2)部分产煤省征收出省煤价格调整基金。目前,贵州省、陕西省和宁夏等省区市通过对出省煤征收价格调整基金,调控煤炭出省量。其中,陕西省按电煤15元/t、精煤25元/t征收价格调整基金;宁夏对太西煤征收15元/t的价格调节基金;贵州省对出省电煤征收30元/t、洗精煤50元/t、焦炭征收70元/t的价格调整基金。
2.3、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中涉及的煤炭成本政策
国务院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中酝酿提出的涉及煤炭成本政策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
(1)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按照山西省《关于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的总体实施方案》(简称《试点总体方案》),对煤炭生产企业依据矿井服务年限或剩余服务年限,按原煤产量吨煤提取10元,分年按月提取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
(2)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按照山西省《试点总体方案》,对煤炭生产企业按动用(消耗)资源储量、区分煤种征收,其中,动力煤5—15元/t、无烟煤10~20元/t、焦煤15~20元/t。按我国井工矿平均资源回采率45%折算成原煤产量,平均吨煤征收可持续发展基金为:动力煤11—33元/t、无烟煤22~44元/t、焦煤33~44元/t。
(3)提取煤矿转产发展基金。按照山西省《试点总体方案》,建立煤矿转产发展基金,根据原煤产量,按月吨煤提取5元。并且要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3、相关政策建议
(1)煤炭企业的增值税过高,应该予以降低。煤炭行业是基础行业,是生产能源和原料的,所以有的国家把它与农业类比,税负比其他工业企业要低很多。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增值税,明显高于其他行业,所以应该予以降低。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国家集中调整煤炭产业税费政策,应该考虑到煤炭企业的承受力和政策出台的时机。比如出口政策的调整,应该有缓冲期,很快出台,既造成企业亏损,也会影响企业出口合同的履行,会损害中国企业和国家的商业信誉。
(3)国家在煤炭资源税制度设计上,要体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政策不能简单一刀切。要根据煤矿资源的品质、赋存条件和开采条件,体现资源优劣的级差收益,制定不同的税费标准。对开采薄煤层、开采深度大、资源枯竭挖潜、开采整装煤田边角资源等类型的矿井,应采取免税、减税等措施,给予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尽可能多地回收资源,促进资源节约。对开发与煤共伴生资源,实现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项目,如煤矸石利用、矿井水利用、煤层气利用、油页岩和其他矿物质的综合利用等项目,应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4)要鼓励生产过程中的节约和环保措施。对于企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采煤沉陷,以及开展采煤沉陷区治理和矿区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国家应给予税收优惠或税前抵扣,促进节能减排和矿区环境保护。
(5)要顾及公平和社会责任。资源类企业,国家尤其应该给予关注,它们涉及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要保护有限的、稀缺的资源。对一些稀有的煤种,应该加以保护,不能随意由企业来开采,应该给以开采年限的约束。二是对于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老国有煤矿,负有保证一个地区
就业责任的企业,国家应该予以补贴和相应的优惠。比如德国对鲁尔煤矿的补贴,就是出1吨煤炭,另外给2倍煤价的补贴。
总之,国家政策的出台,应该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国情、符合企业实际、符合群众利益的,不可以简单地从一个方面出发,不切实际的一刀切。一刀切对于政府部门政策的制定者简单,还能回避一些矛盾,对于收取税费者也方便操作,但是对于企业和社会却不公平、也不负责任。应该在对实际企业和实地情况作调研,并征求企业和当地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做出,西方发达国家无不如此。如果不符合实际情况,往往会产生不好的效果。我们一些政府部门的公务员,从学校到机关,没有实际现场工作经历,不到实地认真考察和调研,凭书本、文件和汇报材料,推断出所谓合理的政策,虽然出发点很好,但是不切合实际,造成很多损失,这点值得我们注意。建议国家尽快对煤炭行业税负情况进行专题研究,提出整体改革方案,以利于我国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我国的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