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柏林墙”摇摇欲坠(2)
2017-03-23 01:03
导读:“理论上来说,目前中国的经常账户已完全开放,我国国际收支表下的任何一项,如服务贸易、投资等,都可能成为资金非法流出的通道。而非法流出的资
“理论上来说,目前中国的经常账户已完全开放,我国国际收支表下的任何一项,如服务贸易、投资等,都可能成为资金非法流出的通道。而非法流出的资金经常以经常账户的面目出现。经手的公司只需要在进、出口时采取多报或少报的方式,就可将资金转出国外,而且很难被检查出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国际收支处副处长邢毓静说。 由于香港市场许多地方已接受人民币,滞留香港市场的人民币据称已达数百亿元。
当然,中国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个人因私携带去香港的小额外汇是不能用于炒股票的;如果携带超过限额的外汇出境,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强制收兑并处5倍以下的罚款;地下钱庄本来就是国家重点打击对象,利用地下钱庄当然更违法。但有人愿意铤而走险,如之奈何?
除了一些非法途径外,随着中国资本账户的渐次开放,更多企业和个人还可以通过许多合法的途径把钱汇往香港进行股票投资。
招商银行此前已推出一项新的信用卡服务,持卡人境外消费额度最高可达到5万元人民币,约合6000美元,突破了出境人员携带2000美元的政策上限,这为资金汇出提供了新的便利。
民生银行此前也推出了一项名为“安心理财”的外汇理财新产品,委托资本金300万美元以上,预期年收益率为2.3左右,可投资于美国等海外证券市场。而众多外资银行已在深圳、珠海等地推出了VIP客户理财,只要存入一定的金额,外资银行就可为客户在香港股市开户,参与投资。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内地资金越过“资本柏林墙”而进入香港市场者与日俱增。香港联交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1年10月至2002年9月,香港证券市场的海外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交易额占总量的37%,其中以内地护照开户的投资者又占了海外投资者的4%,比上年增加1个百分点。而且,这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内地流入香港股市的资金量,因为许多内地投资者是以在香港开设公司的名义进行投资,因而不会被列入联交所的统计范畴。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C 推倒“资本柏林墙”考验决策层技巧
与其让内地资金通过“地下管道”进入香港,不如以QDⅡ的形式提供内地资金进入香港股市的“阳光通道”,这应该说是官方决定推倒“资本柏林墙”的原因之一。但“资本柏林墙”应如何推倒,这对官方来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考验。
QDⅡ提出后,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贬誉之声此起彼伏。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梁锦松表示,QDⅡ对香港和内地而言,是一个互利互补的计划。正是因为最早由香港方面提出和推动,QDⅡ带有内地对香港施以援手的含义。鉴于香港证券市场整体上的国际吸引力正在下降,允许内地资金进入香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激活香港市场,刺激其经济的复苏。
而对于内地的机构投资者,“资本柏林墙”的宣布推倒将是千载难逢的投资机遇。有业内人士惊呼,如果这堵墙消失了,就像水坝被拆除后水由高处向低处流,现在许多H股股价就会暴涨,200以上——正是这堵横亘在内地与香港之间无形的“资本柏林墙”,使同样的股票在不同的市场里产生了巨大的差异。
但是,不管规模到底有多大,允许资金合法流入香港股市,无疑会对内地市场特别是B股市场构成冲击。QDⅡ和B股交易一样都要使用外汇交易,由于资金来源一样,QDⅡ实施给持有外汇的投资者增加了一种投资渠道,这将直接影响B股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QDⅡ对本已疲弱不堪的B股市场又是一个重大利空。
实际上,随着QDII即将实施的消息的传播,B股市场已经出现资金离场的迹象。去年以来一些上市公司纷纷发布公告,称外资股东减持B股股份。如佛山照明的一家外资股东,已出售了全部1817万股B股股票;大江股份的第一大股东已累计减持6763.05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冠亚国际所持有的联合化纤1000万股外资股2001年10月才上市流通,现在已全部售出。也许并非所有的减持行为都是因为“意在QDⅡ”,但如果从一般投资的角度来看,QDⅡ应该是一个远较B股市场有吸引力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