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外因素分析(2)

2017-03-28 01:17
导读:4、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受到经济体制的制约。与发展观念、基本国情、经济发展阶段、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相比,经济体制和运行体制对经济增

  4、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受到经济体制的制约。与发展观念、基本国情、经济发展阶段、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相比,经济体制和运行体制对经济增长方式制约性更大;这种制约性不仅反映在微观层次的企业经营机制上,而且体现在宏观层次上的经济调控手段上。首先,国有企业产权界定不清晰、所有者缺位,成为企业追求高投入、高产值、高速度的主要诱因。在过去的二十多年的改革中,政府几乎是倾其全力试图攻克国企改革难关,从早期的放权让利、承包制、转换经营机制,到近期的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可以说尝试了各种可能的改革方案,但国企的产权制度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善。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只能以整体面目出现的单一公有产权模式,使国企产权不清晰,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其次,企业的投资自主权、资产处置权、机构设置权、干部任免权和外流自主权等经营自主权仍未完全落实,致使不少国有大中型企业制订计划时仍把上级指令作为选择依据之一,企业在遇到生产经营困难时不得不在找市场的同时更多的又找政府解决。再次,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确定和选聘仍主要是非市场性,其激励方式主要是升迁,而企业经营者非市场选择使其缺乏来自所有者以及经理市场的竞争形成的退出机制的约束。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诱致了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偏差,即企业经营者不能从切身利益的内在激励和资产经营责任的外在约束及监督中,形成规避风险,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理念,反而主要通过拼设备、拼资源、拼消耗的方式来追求聘任期的政绩。另外,国有企业的体制问题不仅决定了自身经营机制的缺陷,而且对非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外部因素
  
  1、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渡依赖外资的技术外溢效应。随着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使我国企业依靠自身的科技创新来提升产业结构、集约化经营的发展思路受阻,面临着国际资本竞争的压力,被动服从于跨国公司利益。可以通过利用外资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带动我国企业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现阶段我国企业技术进步主要依赖于自身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非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作用,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生产技术扩散、传播、示范等外溢作用不理想。而且各地在引资、用资过程中都存在片面地追求引资的规模和速度的现象。首先,不重视引资的质量和结构,外商只是将传统技术、传统产业部门甚至对环境有污染的部门转移,而核心技术依然留在本国内,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转移到我国,加重了我国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其次,不重视国内企业自身能力建设,引资后逐步失去话语权和主动性,忽略了通过引资提升自己的内涵和价值。
  2、国际贸易自由化加剧影响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加剧结合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决定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渐进性和长期性,同时又具有必要性紧迫性。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积极推进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又要继续开辟适合于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成长期,我国的人口因素决定,在加快经济增长过程中要继续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合理地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较长时间内仍然是我国的国际比较优势产业。在进行生产技术型或技术结构政策的选择时,既要注意积极推进集约型增长方式,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要根据我国实际的人口结构变化的趋势,继续发展和开辟劳动密集型产业;既要“与狼共舞”,尊重接受国际贸易竞争规则,又要通过国内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措施,从容面对世界工业重组的局势。   参考文献: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1]台世强,李杨.关于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考[J].理论导刊,2006,12:29-31.
  [2]刘成碧.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长期性[J].理论视野,1997, 5:56-58.
上一篇:浅谈建筑外墙涂料的质量控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