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特色工业园区与意大利产业区比较与启示(3)
2017-04-02 01:17
导读:3.企业集群根植性比较 产业集群的根植性是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一个根本性特征。根植性的含义是经济行为深深植入(嵌入)网络与制度等社会关系之中
3.企业集群根植性比较
产业集群的根植性是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一个根本性特征。根植性的含义是经济行为深深植入(嵌入)网络与制度等社会关系之中,考察经济行为时必须要注意它的社会网络结构,因为只有嵌入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网络中的信息和经济关系,才是经济活动者和参与者所愿意接受的。产业集群既是一个经济系统,又是一个社会系统,产业集群的经济行为根植于社会网络之中,产业集群的核心能力构筑在产业集群社会网络根植性的基础之上,一个产业集群具有竞争力实质上是产业集群拥有深厚根植性的外在表现。根植于本地人文网络之上的企业集群是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企业集聚必须扎根于当地的社会文化,有活力的社会文化环境保证了经济活动和技术创新的持续发展。
工业园区的根植性可以分为结构根植性和机构根植性。结构根植性是指交易活动根植于社会关系中,社会关系网络直接、非直接对交易主体产生影响。交易中机构植入性越小,则交易管理中投入的成本就越大;植入性越大,则交易管理中投入的成本就越小。根植性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第二层是指企业与社会机构之间的关系,第三层是指企业通过社会机构间接与国家联系起来。机构根植性能把网络系统中离散的企业联系起来,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资源。
意大利许多小企业集群的成功发展都同当地良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在意大利每一个企业集群内一般都以良好的传统文化作为最重要的社会基础,这种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就是诚实和信任,地域性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行为构成了一个相当和谐、认同的体系,这种价值体系构成了产业区运营与发展的基础,并由此产生制度与规则,进一步影响产业区的企业和其他机构。如意大利的佩扎罗地区聚集着一群以生产中低档家具为主的小企业,它们的生产方式以小批量、多品种、式样新颖著称。由于当地居民具有创新的文化修养,使他们生产的家具很具时尚特点,产品远销到北欧、亚洲、南非等世界各地。 重庆市特色产业园区的基本定性为:特色产业园区是各地(区县)结合地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以产品和技术为纽带,通过对生产要素的整合、对生产力布局的调整,促进资源利用、环境优化和经济结构调整,来实现经济增长。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3]由此看来,地方政府在重庆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初期就对产业根植性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强调了特色产业园区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从特色产业园区发展现状看,对老工业基地历史及现代产业文化的认同与融合在特色产业园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认同与融合使优良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安排易于开展,因而与这些老工业历史和现代产业相关联的特色产业园区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已经形成的特色产业链主要涉及与老工业历史及现代产业关联的汽摩及其配件、铝加工、皮革皮鞋、盐气化工、精密机械、机电一体化、模具、服装、钢加工、玻纤、羽绒、食品、新材料、新型印刷等产业领域。但这些特色产业链主要集中在有着老工业历史及现代产业发展基础的“一小时经济圈”内。在渝东南、渝东北经济圈则由于缺乏老工业历史及现代产业基础,缺乏大工业文化的价值认同和企业集群发展氛围,企业难以找到根植性的落脚点。例如,三峡库区的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产业总体上呈现小型化、分散化的特点,容易受到土地、能源和水资源的制约,这些因素大大削弱了库区工业园区的资源筹措与整合能力,阻碍了工业园区企业集聚的发展。
但是,相当数量的园区对特色产业园区企业的根植性未能真正重视,没有充分发掘自身不可复制的文化传统及制度优势,而是陷入了以雷同的土地低价转让和其他优惠条件来争取企业入驻的误区,影响了园区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和园区特色的形成,使企业的引进和集聚面临困境。一些园区企业集群的根植性还只停留在第一层次即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企业集群与当地文化与制度层面的根植性还未形成,科技创新体系与中介服务体系在多数园区内还未建立起来,大大降低了特色产业园区的资源筹措能力,园区土地、资本、人力三大要素效率不高。有相当一部分园区资金缺乏,有的企业厂房、设备等基础设施装备就绪,但因受贷款条件的限制,流动资金不足,企业难以开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