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奶业兴市”战略中政府作用及职能
2017-04-03 01:03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呼和浩特市“奶业兴市”战略中政府作用及职能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内容摘要:政府职能转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呼和浩特市在实施“奶业
内容摘要:政府职能转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呼和浩特市在实施“奶业兴市”战略中,较好地体现了政府职能转型的方向,区域经济获得良好发展,这对于其他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启示意义在于,应当首先重视推动制度创新和提供资源保障,应当更多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竞争,约束政府行为,应当鼓励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完善社会服务体系。ス丶词:政府职能转型 区域经济 呼和浩特市
总结呼和浩特市(以下简称“呼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较好地摆正了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合理确定了政府职能边界,实现了政府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根本转型。本文将深入分析呼市“奶业兴市”战略中的政府作用,同时结合国外先进思潮和趋势,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转型提出启示性的政策建议。
一、呼和浩特市“奶业兴市”战略中政府作用的分析
“奶业兴市”是呼市结合本地区资源优势确立的一项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其主旨是把发展奶业作为繁荣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的主导产业,以奶业带动农村经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奶业兴市”战略的实施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但造就了伊利和蒙牛两大奶业龙头企业,同时极大了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实现了明显的农民增收,呼市政府在这一战略的制定、实施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引导、支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政府为主导推进制度创新,突破奶业发展的瓶颈
作为传统畜牧业地区,呼市的奶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停滞不前,根本原因在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国家对私人养牛的限制以及国营、集体奶牛场的体制缺陷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要实现奶业的真正发展,首先必须突破原有体制的不合理约束、推进制度创新,而以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的制度创新方向包括: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第一,推动奶业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资产重组,奠定了奶业发展的企业基础。1993年,原呼市回民奶制品总厂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了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伊利公司控股青山乳业公司,成立伊利集团;1999年,蒙牛乳业成立。在政府的大力引导、推动下,通过企业组织形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创新,奶业企业从规模较小、技术落后、机制僵化的国营、集体奶牛场发展成为伊利和蒙牛这样的著名大型奶业企业,从而奠定了“奶业兴市”的龙头企业基础。
第二,通过一系列的政府文件、规章制度引导和支持奶业发展。针对奶业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呼市充分利用政府的信息优势、决策优势,制定了促进奶业发展的系列规章文件,一方面规范和引导了奶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把一些合理的民间自主创新上升为政府意志,加快了制度创新过程。2003年以来,呼市政府有关奶业发展的重要政府文件如下表所示。
2003年以来呼市政府有关奶业发展的重要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