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2)

2017-04-27 01:06
导读:(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之“区位优势”——投资国与受资国的共同选择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J.H.Dunning)于1976年提出的,其中阐

  (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之“区位优势”——投资国与受资国的共同选择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J.H.Dunning)于1976年提出的,其中阐述的“区位优势”是投资国与受资国共同的选择。投资国要投资,自然要选择软硬环境较好的国家和地区,所以各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外资,除了本身所固有的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外,还在运输条件相对较好的沿海地区或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集中有限的资金改善其硬环境,同时给予各种优惠政策,配套以优越软环境,设立出口加工区、开放口岸等,为外资的进入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同时,发展中国家初期利用外资给其自身发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可以仅局限在开放的小区域内。
  从以上三个理论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结构,不但取决于其自身的愿望、条件,也取决于投资国的投资愿望和要求,只有在两者达到一致时,才可能优势互补,互利互惠。所以,考察推动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主要因素,就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投资国与受资国之间的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的梯度;受资国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的情况;投资国与受资国的区位优势。   三、中国与东盟之间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
  
  分析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资本流动,尤其是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可以考察下列因素:
  (一)投资国与受资国之间的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的梯度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的梯度可以从各国的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中寻找到。在东盟各国中,中国与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有明显的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的梯度,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的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的梯度不明显,与文莱、新加坡的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也存在梯度,但资金有向中国流动的趋势。另外,也可以从中国与东盟主要进出口产品的差异中寻找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的梯度。如相对于中国,东盟具有资源产品的优势;相对于东盟,中国的电子、计算机等制造业产品具有优势。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受资国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的情况
  从东盟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情况中可见: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存在明显的“外汇缺口”;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基本国际收支平衡;新加坡、文莱存在明显的“外汇余额”。
  (三)投资国与受资国的区位优势
  东盟各国区位优势客观上很不平衡,而且开发的程度也不平衡。例如,新加坡已充分发挥了其作为国际海运通道和国际港口的优势;印度尼西亚已显现出海洋油气资源的优势;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也已呈现出热带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区位优势。但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四国未充分发挥其潜在的区位优势。
  (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由东南沿海向内地转移,但也存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外汇储备丰裕,人民币有继续升值的趋势;国内能源承载能力日益紧张,即使产业不外移,能源的需求使得对外能源产业的直接投资成为必然选择;环境承载能力的日益紧张也迫使产业有外移的需求。尽管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存在动因,但由于中国本身地区发展不平衡,在中国国内也存在着产业迁移,又因为中国劳动力长期过剩的现实,所以必然延迟了产业向国外的转移,因此,中国占东盟利用外资总额的比例还很低。
  
  
  四、政策建议
  
  东盟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区位优势的开发程度不同,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水平也不尽相同;中国对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四国虽存在直接投资的动因,但受到产业外移延迟因素的影响;新加坡、文莱则存在向中国投资的动因;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基本国情与中国相似,所以应从区位优势中挖掘资金流动的动因,主要体现在海洋、能源、热带资源的区位优势上;虽然决定国际资金流动有诸方面因素,但在中国与东盟之间则主要依靠挖掘各自区位的潜在优势来推动直接投资的发展。因此,建议如下:
上一篇:海外BOT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探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