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企业参与电子市场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7-06-09 01:05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企业参与电子市场的影响因素研究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近几年,电子市
摘要:近几年,电子市场在我国迅速发展,掀起了网络经济新的热潮。由于电子市场的规模和其对企业的价值存在正反馈,研究企业参与网络市场的影响因素对市场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研究主要依据创新扩散理论、组织行为同化理论等从个体理性主义、制度主义和综合的分析三个视角展开,为国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   关键词:电子市场;企业;影响因素
  
  一、引言
  
  电子市场(electronic marketplace)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主要平台,它的载体是行业或综合性企业间电子商务网站。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商务活动的不断拓展,电子市场对企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买卖双方促进和协调交易过程、交换和分析行业信息以及获取商业增值服务的虚拟市场空间(Chian-Son Yu,2006)。
  Laseter et al. (2001)指出,2001年美国有2 200多家电子市场,Andrew White et al.(2007)发现,2006年中期仅有700多家电子市场还在运行,很多研究认为相对较低的电子市场采用率引起了电子市场的衰落。《中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电子商务网站已超过2 000家,电子市场正在蓬勃发展。iResearch的《2007—2008中国B2B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数据表明中小企业是我国电子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其总体采用率仅为28%,很多行业的电子市场刚刚起步,参与率更低。
  电子市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更多企业的参与。电子市场规模越大,对企业的价值越大,电子市场对企业的价值越大,其规模也会越大,两者之间遵循正反馈机制,相反的情况会使电子市场规模缩小甚至无法继续存在,电子市场要突破临界规模才能继续生存。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所以,研究企业参与电子市场的影响因素对电子市场和中小企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国内外该领域的代表性文献,从不同理论解释和研究视角进行梳理与评价。
  
  二、不同的研究视角
  
  对电子市场参与行为的解释,已有的研究大体分为三种视角:个体理性主义视角、制度主义视角和综合的视角,不同视角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各有侧重。
  1.个体理性主义视角——创新扩散理论的解释
  个体理性主义视角下,企业参与电子市场被看作是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采纳,假定个体具有获取信息、计算利益、作出选择的能力,按照利益的计算,以个体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对所需采用的方式手段进行选择。代表性的理论是Rogers(1983)的创新扩散理论(IDT),IDT注重技术和经济理性,出发点是技术本身的特征,关注的重点是技术本身的特征如何影响个体的采纳行为,提出了相对优势、匹配性、复杂度、可试用性、可观测性等技术因素对采纳行为的影响。其中,相对优势反映了理性决策的利益驱动,技术的匹配度、复杂度则反映了采纳的代价因素,这三个因素被多数研究支持。
  Caroline Driedonks, Shirley Gregor(2005)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IDT为基础,结合Kambil和Van Heck的交易过程模型研究了澳大利亚牛肉行业第三方电子市场的采用情况,从不同的交易步骤分析了电子市场的相对优势,验证了电子市场的优势对企业的采纳行为的重要影响。在搜寻阶段,买卖双方都能找到更多交易伙伴,并且降低了搜寻成本;在议价阶段,由于面向更多买家,卖家拥有更好的谈判地位,从而提高了价格,买家虽然付出更高价格但提高了所购产品的质量,并节约了时间;交易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沟通和处理交易事务,降低了信息成本。该研究还发现信息接收渠道的影响,通过大众媒体了解到电子市场的企业倾向于拒绝参与,而通过私人交谈对电子市场有更深了解的企业倾向于参与市场。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Andrew White, Elizabeth Daniel(2007)用IDT构建了分析框架,分别对卖家和买家采用企业联盟形式的电子市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电子市场的相对优势主要体现在:获得更多交易伙伴、降低价格、提高交易过程效率、促进企业间信息系统整合、降低菜单成本、加强企业间合作;兼容性因素主要包括:与企业流程兼容性、与现有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兼容性、与企业高层管理者观点和战略的一致性;复杂性因素有:对信息系统整合的要求、流程和数据改造要求;该模型还引入了感知风险因素,包括数据安全性、平台可信任度。通过案例研究方法对Supply On、Global Healthcare Exchange、Eutilia三个电子市场及其用户的分析发现,相对优势、兼容性、复杂性等因素对企业的采纳行为有重要影响,而感知风险的影响并不显著。
上一篇: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