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一县一色”战略的理论思考(3)
2017-06-14 01:34
导读:③营销方式创新。除通常的优待券促销、免费样品促销、有奖促销、包装促销等营销方式外,应广泛采用多种灵活促销方式。一是感性营销。就是根据不同
③营销方式创新。除通常的优待券促销、免费样品促销、有奖促销、包装促销等营销方式外,应广泛采用多种灵活促销方式。一是感性营销。就是根据不同顾客的不同心理,情感需求把感情策略融入到产品设计、商标设计、包装设计、广告宣传、价格定位等生产营销活动中去,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感情需要。二是关系营销。就是营销活动的核心是建立和发展同顾客及公众的一种兼顾利益和良好的、稳定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取得人和,从而保持老的顾客群,发展新的顾客群。具体形式有组织顾客俱乐部,实行会员制等等。三是品牌忠诚营销。就是通过营销运动培育一大批忠于特色品牌的消费者群体。因为某个品牌吸引一个新消费者所花费用是保持一个已有的消费者的6倍,品牌商品相当大一部分销售量是来自一小部分高度忠诚该品牌的消费者,品牌忠诚度提高一点,会导致该品牌销售和利润大幅增长。特色产业品牌要想持续大规模占领市场,就必须重视品牌忠诚营销。为此,要重在强化消费者的行为,找出品牌忠诚者群体,避免惩罚忠诚者而奖赏不忠诚者。 3.制度创新
随着特色产业规模扩张,总产量扩大和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将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组织运作成本却呈上升趋势。这两种趋势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则特色产业红火一阵后必然会走向衰退。因此,必须通过制度创新降低组织运作成本,激发产业组织活力,推动特色产业持久发展。
①发挥个体私营组织优势,壮大经济规模。特色产业基础产品的生产流通特殊性,决定了必须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从农户、个体、私营抓起,从激活经济细胞入手,最后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只有调动千家万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把每个经济细胞搞活,才能实现经济总量扩张。为此,要鼓励农民从事特色产品生产和贩运。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②发挥政府谋划协调优势,引导特色产业体系发展。政府要审时夺势,对于确立了的特色产业要成立专门组织规划协调机构,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落实特色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组织特色产业产品流通、科技推广,开展特色产业整体形象宣传,进行特色产业产供销信息搜集和发布,组织特色产业产品向外地区拓展市场领地,培育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协调特色产业各环节利益关系,等等。
③推进特色产业工商一体化发展。一是鼓励特色产业加工龙头企业与专业市场结合,由特色产业加工龙头企业兴办特色产品专业市场,或建立特色产品厂家直销中心批发市场,由特色产业加工企业直接进入市场经营。二是鼓励特色产业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投资、合资、收购、兼并等形式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三是鼓励特色产业加工、流通龙头企业跳出本地建市场,参与外地市场建设或租赁购买外地著名市场经营柜台,经营特色产品。四是鼓励特色产业流通企业参股、控股、投资、合资、收购、兼并本地特色产业加工企业。
④推进特色产业加工流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结合。一是市场结合,即龙头企业与农户完全由市场联接,双方不签合同,自由买卖,价格随行就市。二是保护结合,即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保护价
购销合同,当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由龙头企业按保护价收购。三是服务结合。即龙头企业与农户双方签订合同,确定农户提供产品的数量、质量、价格及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服务的项目,一般是提供种苗、防疫、储芷、运输、供料等服务项目。四是返利结合,即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确定农户提供农产品数量、质量、价格和龙头企业返利标准。年终结算时,龙头企业按合同返还一定利润或反哺农业,用于产品基地建设。五是股份结合。即实行股份合作制,农民以资金、土地、设备、技术等要素入股,年终时参与龙头企业利润分配。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⑤大力推广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需要资本不断聚集,需要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企业,以保证产品成本降低。还要防止加工企业盲目发展带来的恶性竞争、质量低劣、成本升高等致命因素。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大力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通过吸收农民、居民闲散资金、吸收小企业资产等入股,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灵活、管理科学的大型股份制特色产业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