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空间的影响(2)
2017-08-05 01:19
导读:3.通过投资调整当期盈余 在各类投资中短期投资的盈余管理效果最好,在银行取得短期投资时以其成本入账,取得时包含的未发放利息计入“应收利息”科
3.通过投资调整当期盈余
在各类投资中短期投资的盈余管理效果最好,在银行取得短期投资时以其成本入账,取得时包含的未发放利息计入“应收利息”科目,而不作为投资收益,在持有期间所获得的利息也不计入投资收益,而是冲减投资成本,短期投资只有在处置时才按账面价值和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在这种处理方式下银行管理者便可以根据银行当期的盈余状况,决定是否抛售短期投资,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三、新准则使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空间缩小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这些准则的颁布对上市商业银行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影响之一就体现在上市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方面。
由于新准则中《套期保值》和《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两项准则的实施使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空间缩小。
1.贷款呆帐准备的计提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商业银行根据贷款五级分类标准由银行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和收回的可能性自行判断、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这种计提方法带有较明显的主观判断。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指出: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资产减值。商业银行的资产减值主要表现为贷款损失准备,根据新会计准则,银行对关注类贷款按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减值准备,对于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采用现金流量贴现法或以前年度贷款损失平均率法来计提减值准备。在此方法下,无论是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还是贴现率的确定,都较单纯以贷款五级分类直接给出计提比例更加客观化,也尽量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