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实质和具(2)

2017-08-09 01:31
导读:由此可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板块式结合是以我国现阶段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的。马克思主

  由此可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板块式结合是以我国现阶段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而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对各种非按劳分配方式的概括。
  2.渗透式结合
  渗透式结合是指在微观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将采取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实现形式,从而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在分配方式、分配对象、分配数额、分配规律及收入形式上完全是同一的,从而使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而融为一体,形成统一的分配体系。这种结合方式才真正使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结合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板块式结合就会形同两张皮而没有任何的意义。所以,按劳分配采取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形式,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衔接点。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涉及到劳动力商品问题。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仍然存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客观条件,劳动力作为商品只是反映劳动力的市场配置关系,它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并不矛盾[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作为按劳分配实现形式的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和作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组成部分的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同一的。(1)从形式上看,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都采取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实现形式,都要通过劳动力市场,通过劳动力价格实现收入分配。(2)从分配对象、分配数额上看,二者都是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即必要产品价值或劳动力价值。(3)从分配规律上看,二者都需要遵循统一的规律,即价值规律或工资决定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公有制经济中的工资还是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工资,都要在统一的规律支配下运行,即工资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并受劳动力供求关系和历史的、道德的因素的影响。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虽然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在实现形式、分配对象、分配数额、分配规律上是同一的,但这并不能否定按劳分配的性质。首先,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在上述方面的同一,是由市场经济决定的,反映的是劳动力的市场配置关系和分配的数量关系。其次,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在上述方面的同一仅仅是形式上的,二者在所有制基础、所体现的分配关系的性质方面是根本不同的。
  
  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现实结合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现实结合中,不管是板块式结合,还是渗透式结合,都必须处理好以下三个问题。
  1.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不能靠行政命令、计划手段,而必须依靠市场,靠统一的市场化分配机制。这就需要按照建立统一的市场化分配机制的要求,努力创造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市场条件,主要包括:(1)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素市场尤其是劳动力市场。当前,一要改革传统的就业制度,建立企业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的市场配置制度;二要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推进保障社会化。(2)明确界定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产权关系,培育产权主体。为此,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个人、企业、国家作为市场主体的产权边界,切实维护他们的财产所有权。二是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企业和居民成为产权主体创造条件。三是为一切要素进入市场交易开辟多样化的渠道和创造多样化的工具。四是为一切要素进入市场交易创造公平、宽松的环境。(3)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要素价格的价格形成机制。必须减少国家干预,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允许生产要素在全社会的自由合理流动;消除部门和行业垄断,保证要素的公平、自由竞争。
上一篇: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中英农民土地征用现象比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