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龙泉宝剑文化 促进民族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2017-08-09 01:22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弘扬龙泉宝剑文化 促进民族品牌的可持续发展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 品牌是新经济条
[摘 要] 品牌是新经济条件下极其重要的“资源整合器”,走品牌特色之路是当下中国国有、民营企业的必然选择。本文以龙泉宝剑品牌建设为着力点,认为: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以品牌传播为手段,塑造龙泉宝剑民族品牌,走振兴民族品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提升企业知名度、激发资本集聚效应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龙泉宝剑 民族品牌 经营模式 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浙江省龙泉市地处浙江省西南部山区,与闽、赣的东部相接壤,历史上是浙、闽、赣的主要通道,素有“欧入闽通衢”、“驿马要道商旅喟喉”之称,历来为浙、闽、赣毗邻商贸重镇。龙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传统名剑——龙泉宝剑的起源地,也是享有盛誉的中国青瓷之都,世界香菇的发源地。青山秀水的龙泉,拥有丰富的山林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生态,被美誉为浙南林海、绿谷圣地,境内群山连绵,山岭逶迤,峰峦起伏,仙霞岭山脉、洞宫山脉穿境而过,江浙第一高峰——风阳山的黄茅山(1929米)坐落其东南,一峰之注三江——欧江、闽江、钱塘江。欧江上游的龙泉溪流经全境,望东而去,自然环境优越,风景秀丽怡人。龙泉,除了生态环境孕育的自然山水文化,更为凸显的应该是它的剑瓷文化。因此,龙泉因剑得名,凭瓷而生辉。
二、龙泉宝剑历史发展现状
1.龙泉宝剑的产生、工艺与特色
龙泉宝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相传在26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当时著名的炼剑大师欧冶子云游江南,当他到达浙江龙泉时,发现秦溪山下,有一泓湖水,湖边有七口井,恰似天空北斗星座,井水甘寒清冽,用来淬剑,能增强剑的刚度,正是铸剑的好地方。龙泉剑的冶炼,从初期的青铜剑转化为铁剑,又演变为夹钢剑,再发展到如今的纯钢剑。宝剑的制造过程非常复杂,单是剑体,就需经过打坯、热锻、铲、锉、镂花、嵌光、装潢等28道工序,从而使其具有“坚韧锋利、刚柔并寓、寒光逼人和纹饰考究”四大特色,再配以世界稀有的当地特产花梨木做剑鞘和剑柄,不必加漆而显古色古香,越用越亮,更令龙泉宝剑锦上添花,驰誉中外,至今不衰。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2.龙泉宝剑发展现状
为保护发展宝剑青瓷民族品牌,传承发展龙泉剑瓷文化,龙泉市委、市政府在1999年投资建设了宝剑青瓷园区,占地约190多亩,集生产、销售、旅游、文化、工业于一体。龙泉宝剑生产厂家不论大小现有150多家,生产经营的员工上万人,生产的品种达百种。主要的销售渠道为网上订购、外贸、少数代理、部分旅游者购买等,年销售上亿元。现拥有国家级工艺
美术大师1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4名,工艺美术师36名。政府引导建设的中国剑瓷生产基地旨在传承宝剑青瓷工艺,弘扬民族品牌文化底蕴,打造现代休闲、观光、表演为一体的剑瓷文化经济来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但剑瓷文化经济原初的设计效应,迄今未见到市场的有力回应。
3.龙泉宝剑的现代功能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早已告别了冷兵器时代,作为昔日兵器的龙泉宝剑,其武器功能也早已褪尽。它披挂着历史的尘霜,从远古走来,又如何为早已转形移步的现代经济社会服务?实践证明,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追求就越高,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龙泉宝剑的多元化功能就越显著。在现代社会,它既是人们习武健身,教学、训练、竞赛、文艺表演的器械;又是博物馆、收藏爱好者的艺术收藏品以及大雅住宅的艺术装饰品,还是能工巧匠们彰显技术的工艺品,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重大礼仪活动的奖品、赠品,可谓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资源整合器”。所以,结合社会的发展,不断探究、拓展龙泉宝剑文化的现代社会功能,不仅有利于宝剑文化的传承,更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4.龙泉宝剑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用科学发展观思想去检验,深感宝剑业发展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生产规模小,生产比较简陋,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生产、经营、产品质量管理体制机制不建全;大多数厂家还是以“前店后厂”家庭作坊式为主,独自经营,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营销渠道单一、交易量小,没有形成强大的营销网络;品牌意识不强,品牌系列产品与相关产品开发不够,没有真正形成品牌识别系统;一些地方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其间,直接影响龙泉宝剑无形资产的社会形象等。总之,没有很好的发挥具有二千多年历史传统民族品牌的资源优势,商业经营战略意识不强、创新不够,到目前还没有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