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城市理性增长理念对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启示
2017-08-09 04:44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美国城市理性增长理念对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启示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论
摘 要:论文首先介绍美国城市发展的主要空间形式——蔓延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因和后果,然后论述美国针对城市蔓延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城市理性增长。最后根据市场机制主导下的理性城市空间,结合中国过去二十几年快速城市发展出现的问题,探讨美国城市理性增长对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启示。
关键词:城市蔓延,城市理性增长,“理性”空间形态,市场机制
1、美国城市蔓延及其空间表现
美国的城市蔓延(urban sprawl)是指在服务和城市
就业核心区以外的一种低密度、青蛙跳跃式的空间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将居住与就业、购物、娱乐、教育等分离,因而要求通过小汽车实现空间移动。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城市蔓延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城市发展模式,因为它会带走内城社区的税基、破坏农地和空地,增加城市成本(交通和环境),在美国又促使社会收入阶层加剧和种族的隔离。
张明,丁成日,Robert Cervero(2005)是这样描述城市蔓延的:“蔓延可以说它是美国地方政府土地使用与管理实践的直接产物。蔓延式土地使用形态的典型特征就是低密度,不同土地使用功能相隔离,和以尽端路为基本要素的机动车尺度空间组织结构。其结果是空间缺少场所感、社区感、过度地依赖小汽车、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拥堵和空气污染等问题。公共交通在低密度的社区运行效率低下,由于缺少足够的乘客使得公交难以得到政府在政策和财政上更大的支持,致使公交服务质量进一步下降,使得更多的人转向私人交通,由此走向另一种恶性循环。”
一个普遍的认识是,蔓延就是低密度或跳越式(空间不连续)发展的代言词。这是相当不全面的。不错,低密度和跳越式发展是美国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但是,美国城市蔓延包含的内容更广,它还涉及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的失误或不当而带来的相当显著的负面效应和城市成本(如不必要的交通需求及其成本和增加了对小汽车的依赖等)。图1很好地说明了城市规划不科学带来的显著负面效应。图1的上半部分(主要交通干道以上部分)是城市蔓延所表现的一种空间模式。主要特点是:(1)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高度分离,每种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地“封闭”,自成一体。如单体住宅是沿着一条“死胡同”式发展的。公寓式住宅的发展模型也是如此;(2)仅有有限的道路(或道路出口)承担着与外界联系的通道。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这样的空间结构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后果:(1)增加了对小汽车的依赖和使用。如住在单体住宅的居民无论上学、购物、或到住在公寓里亲朋好友家里做客都需要开车,而不能利用其他的交通方式(如步行或自行车);(2)“封闭”式小区极大地限制了交通路径的选择,使居民无论是上学还是购物都要开车并且一定要使用(如图所示的)主要交通干道,加剧了主要交通干道的压力;(3)“封闭”式道路极大地限制了居民间的交往和沟通。一个单体住宅可能与一个公寓住宅在空间上(直线)的距离很短,但是它们之间的“交通”距离可能是其空间距离的很多倍,这无疑无助于社会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人为”(城市规划或设计)地制造社会隔离;(4)由于汽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商场需要建设很大的停车场来满足需求。
图1的下部分是与城市理性增长理念相一致的空间模式。从城市密度而言,上、下两部分没有任何区别,不同之处仅仅在于空间结构或模式。由于城市空间结构或土地开发模式是“开放”式的,城市居民可以有更多的交通方式来选择,小汽车不再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商场也不再需要建设很大的停车场就能满足需求;有更多的交通路径来选择,既可以走主要的交通干道,也可以走城市街区道路,选择哪条路径则取决于交通流量的空间分布、时间和距离成本等因素,而不是如图1的上半部分那样没有选择;开放的模式会促使居民开放,增加交流,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总之,相对而言,图1下半部分所示的格网式道路设计是交通高效率、有利于环保、有利于社区的人性化与和谐发展、方便了居民之间及对外的交通联系,缩短了通勤时间,并且有利于摆脱对小汽车的依赖,增加步行和自行车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