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阿马蒂亚·森的福利观及其启示(2)

2017-08-10 06:37
导读:二、森的福利理论 阿玛蒂亚·森在批判以往福利经济学的基础上,以新颖的视角和方法为福利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

  
  二、森的福利理论
  
  阿玛蒂亚·森在批判以往福利经济学的基础上,以新颖的视角和方法为福利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森对福利主义提出了批判。福利主义认为个人与社会福利水平可以通过一揽子生产和消费的商品量来进行衡量。森对此提出了批评,认为这是福利主义狭隘性的体现。因为,由于不可能获得对于个人福利的完全信息,仅仅通过对收入和财富的比较不可能对社会福利作出一个准确的比较。第二,森对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社会福利函数理论进行了批判,认为仅用个人效用指标来衡量社会福利也存在着缺陷,功利主义将导致“反公平现象”。据此,森提出了“能力”中心观取代幸福的效用观。这样,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来自个人能力的培养和个人能力的提高。第三,森对福利经济学“价值中立”的原则也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福利主义“价值中立”的原则对可以运用的信息施加了种种限制,使得一些非经济事件如压迫、剥削等被排除在社会福利函数之外,而这些事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很大。森主张把基本价值判断引入福利研究领域,森的基本价值判断是指在任何条件下都被认为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如追求自由、反对剥削和压迫等。只有满足了基本价值判断,经济福利的改进才能被视为社会福利的增加。第四,森对贫困与饥荒问题的研究是对传统经济学“财富万能”观点的挑战。传统经济学认为由于市场竞争所创造的财富必然会解决贫困问题。而森认为人均收入的增加并不必然会带来社会福利的增加。   与前面所述理论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与以往福利经济学所倡导的重物质利益、财富、经济增长、效率以及收入均等化不同,森更关注个人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关注基本的价值判断,关注真正意义上的人;关注公平、正义等与福利攸关问题。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森更是从实质自由的高度论述福利、自由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森把发展的目标看做是等同于判定社会上所有人的福利状态的价值标准。森认为财富、收入、技术进步、社会现代化是为人的福利服务的。森对实质自由的定义有助于我们提升对福利内涵的理解。在森看来,实质自由是一种可行能力。它包括“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之类——基本的可行能力,以及能够识字算数、享受政治参与等等的自由”。自由还包括各种“政治权益”。
  由此可以推断,福利的构成不仅包括物质方面,还包括精神文化、政治参与、社会机会和社会交往等方面。在森那里,福利就是人的需要的各个方面,这些需要通过全社会的积极努力才能得以实现。森从经济伦理和道德哲学高度论述的福利内涵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研究视野,使福利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发生重要转变。现在,人们更加注重从可行能力、社会权利、生活质量等角度对社会福利问题进行研究。同样,森的福利理论对各国的社会政策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通过对福利经济理论的演进分析,可以看到,人们对福利的认识在不断拓展。从强调经济增长和收入再分配,到倡导增强人的可行能力和拓展实质自由,福利的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福利内涵的演进和其展现出的价值理念对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
  
  
  三、几点认识和启示
  
  福利与个人的生活状态和权利实现密切相关,与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发达程度密切相关,即是说,福利水平的高低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同时福利观念的转变和福利制度的革新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还能进一步提升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通过福利内涵的考察,结合我国的实践,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1.正如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所揭示的,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初期,民众的福利多体现在物质财富的增长上,这也是早期福利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但在过去的数十年中,由于片面追求GDP量的增加,带来了生态恶化、资源枯竭、贫富差距拉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占人口多数的阶层的福利状况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善。一些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越来越尖锐。因此,需要以新的发展观和福利观取代传统的发展观和福利观,以增进社会和个体的福利水平。新的福利观应充分赋予社会和个体社会权利,以培育和增进其可行能力。
上一篇: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分享机制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