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管理模式的建立和运用毕业论文
2017-08-16 01:39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企业信用管理模式的建立和运用毕业论文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市场运行的基础,就信用涉及主体来讲主要有
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市场运行的基础,就信用涉及主体来讲主要有政府、和个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信用在信用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我国企业信用状况令人堪忧,严重危害市场秩序和经济运行,因此治理信用环境、强化信用管理、树立企业信用已成为促进经济,降低经济增长成本的一件大事。 企业信用是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银行信用、商业信誉及个人信用等方面,从相互关系看企业信用涉及到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银行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用行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轨时期,建立和完善我国信用体系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是我国加入WTO后参与国际竞争的必备条件,信用是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发展的制度基础。但目前我国的现实是良好的社会信用机制尚未建立,信用意识淡薄、信用观念扭曲,很多企业信用面临危机,败坏了社会风气,危害了经济的发展,其表现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经济合同履约率低、恶意拖欠货款、三角债严重。据调查统计,某省企业合同履约率只有60%左右,合同欺诈屡屡发生,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在货款的偿付方面,全国80%以上的企业深受三角债困扰,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高达15000多亿元,严重了生产经营的运转,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许多企业流动资金被压死,工厂停工、工人失业,经济体系陷入恶性循环。 企业逃废债严重。在信用领域,许多企业利用多头开户、无效抵押、无效担保骗取银行贷款;有的企业借改制、破产等名目,采取悬空、“金蝉脱壳”等等手法逃废银行债务。据人总行统计,截止2000年末,在工、农、中、建、交五家银行开户的改制企业为62656户,经过金融债权部门认定的逃废企业32140户,占改制企业的51%,逃废银行本息1851亿元,占改制企业本息的32%.部分地区、企业逃废债行为相当泛滥,扭曲了银企关系,危及金融安全,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顽症和毒瘤。 假冒伪劣充斥市场,对经济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在农业生产资料里有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假农机等,农产品里有粮食掺假、棉花掺假、假药材等;领域更是难以找出一块没有被假冒伪劣浸染过的净土,劣质建材堆砌了“豆腐渣”工程、假食用油做成了有毒的饼干、兽药作人药、毒酒害命不绝;在服务业假冒伪劣也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假广告、假中介、假文凭、假审计、假评估为虎作伥。近年来,假冒伪劣给我国经济带来的直接损失以千亿元计,间接损失更是难以估量,假冒伪劣不仅使消费者蒙受了经济、人身、精神的多重伤害,还严重毒害社会心态。造假不仅使一些地方的经济拖向了崩溃的边缘,而且让被假冒的企业元气大伤,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合理秩序,制假、售假还恶化了我国的投资环境,影响了外资的流入。 普遍存在的信用缺失危害无穷,给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损失,大大增加了经济运行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率,严重阻碍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失信行为象瘟疫一样侵蚀社会肌体,直接破坏社会的法制基础,败坏社会道德和社会风气。 面对如此严重的信用缺失情况及带来的巨大危害,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疾呼要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和信用管理体系,这是当前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是积极应对加入WTO面临挑战的必然选择。在严峻的形势和强烈的需求下,如何建立完善强有力的信用管理体系和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就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紧迫课题。 通过对有关情况的,笔者认为应从“破”和“立”两个方面入手,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尽快建设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信用体系,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 “破”就是工商管理、公检法、技术监督等执法部门继续加大对假冒伪劣、经济诈骗、虚假信息广告、恶意拖欠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因为当前这些不法行为嚣张的最直接原因是受到惩处的成本远远小于得到的收益,打击的力度不足以惩处和威慑贪利的欲望。要遏制和消除这些现象的发生,对违法分子个人、单位惩处手段和经济上的处罚必须足以击破贪欲的幻想、大大超过在经济上的收入。 “立”就是要从根本做起,制定相应的法规、建立完善信用体系、树立良好的社会信用风气,从总体上形成讲信用、促发展的良好信用环境。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无论是生产性企业或贸易性企业,经济往来的对象基本分为供应商、金融机构、产品经销商和消费者,发生行政关系的主要有工商管理机关和监管机关,如海关、技术监督部门等。 以下着重从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制、强化信用管理方面谈几点建议:
建立规范严密的信用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