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理论比较的现实启示(4)
2017-08-21 06:37
导读:3、充分发挥资本和劳动力后发优势,克服后发劣势。经济发展史表明,资本积累在任何时候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是至关重要的。要解决经济发展中资
3、充分发挥资本和劳动力后发优势,克服后发劣势。经济发展史表明,资本积累在任何时候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是至关重要的。要解决经济发展中资本短缺的困难我国还需要大力引进外资。好的制度安排对引进外资和发挥资本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把创新制度安排、引进技术、技术创新和引进外资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资本的规模和效率,充分发挥资本的后发优势克服资本的后发劣势。事实表明,最近几年中国每年引进的外资数量占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总量的40%,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另外,发挥劳动力的后发优势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数量最多的国家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素质水平不高,只要我们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
培训,不断提升劳动力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劳动力后发优势就将会发挥巨大效益。需要指出的是,发挥资本和劳动力后发优势,加快劳动力的转移和提高劳动产出率,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提高资本产出率都要和我国的经济产业的结构优化重组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因为资本和人才的“双缺口”产生的后发劣势,提高整体经济效率从而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
4、充分发挥经济结构后发优势,克服经济结构后发劣势。当前,合理调整和转换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积极推动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跨越式发展最终实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率和水平与先发国的较大差距是我国潜在的后发优势。要发挥经济结构的后发优势就必然要求我们扩大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溶入到整个
世界经济体系。只有溶入到世界经济体系,通过和先进国家展开竞争,才能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才能更快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新时期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参考文献:
1、郭熙保,胡汉昌.技术模仿还是制度模仿[J].学术月刊,2004(4).
2、韩东屏.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J].浙江社会科学,2004(2).
3、郭熙保,胡汉昌.后发优势新论[J].
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3).
4、杨小凯.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西方研究中国经济的两派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A],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马良华.经济增长差距:比较与反思[J]社会科学战线,2003(5).
6、吴敬琏.路径依赖于中国经济改革[A].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7、诺思,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8.
8、杰佛里·萨克斯.技术变革与经济增长——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演讲[A].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中国劳动与
社会保障报理论部:观点交锋:效率和就业孰先孰后——我国就业问题讨论[N].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报(北京),200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