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方企业的循环技术扩散机制研究(3)
2017-08-23 06:20
导读:如果不给定循环技术扩散路径,则模型考虑之外的因素,如所属产业部门的现有技术层次、被扩散技术的难易程度、技术信息以及区域政策的差异性等对技
如果不给定循环技术扩散路径,则模型考虑之外的因素,如所属产业部门的现有技术层次、被扩散技术的难易程度、技术信息以及区域政策的差异性等对技术路径有重要影响。其中,技术信息获取的快慢、成本和渠道决定技术扩散的时间路径。有调查表明,我国企业获得清洁技术信息的最主要来源是环保部门或政府其他机构,由此可见,技术交易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技术与信息垄断造成需求方企业付出更高的技术信息搜寻成本,减慢了技术扩散速度。另一方面,政府激励政策的差异性、技术扩散的成本收益在地区和部门之间的分割、企业的技术层次等对技术扩散的空间路径(技术向哪些企业、行业、产业、地区和园区扩散)产生影响。
三、循环技术扩散的激励:政府规制和政策对绿色利润的调节
1.政府政策对技术扩散路径的影响。产业部门的技术层次决定企业的生产方式,企业生产方式又强化了技术扩散的路径依赖。我国传统的企业粗放的生产方式使技术沿着“污染”路径发展,因此,政府的政策介入可以逐步改变传统的技术路径为节能环保技术路径,最终有助于生产方式的转变。如图1,如果政府在作为空间内不采取激励循环技术创新与扩散措施,则企业获得的绿色利润下降,技术将沿着“高耗污染”型路径扩散;反之,企业的绿色利润在财政补贴和政策优惠下得到提高,技术就将沿着节能环保型路径扩散。
2.在既定技术路径上政府规制对技术扩散的影响。绿色技术的扩散与一般技术的扩散的特点有所不同,一般技术扩散主要是在市场激烈竞争中企业为了追逐超额利润、获取竞争优势地位的激励下进行的,它能为企业带来递增的规模报酬,而绿色技术的应用有一部分能使企业增加直接利润,另外也可能因为技术扩散是在经济网络中进行的,当技术的互补性足够强大时,企业间产生的知识溢出和基础设施溢出效应影响到技术供求双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技术开发与应用成本,使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无法从中获得足够的绿色利润,从而影响中小企业推动技术扩散的积极性,这一方面需要政府政策的确定性支持,即从宏观上优化配置循环技术扩散所需的人力资本等资源,从微观上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和强化经济政策对企业绿色利润的调节作用等;同时,也需要政府在健全规制下的适度监管和惩罚。但是就监管而言,监管者总是盲目依赖规制的威慑作用,他们存在偷懒的可能性,这将导致滋生某些企业的道德风险,最终影响政府的规制效率;中小企业也存在接受循环技术输入和不接受两种选择,这两种选择为企业带来的收益见表1(根据前面模型,中小企业应用循环技术的为π;中小企业逃避政府监督被发现并受惩处的概率设为γ(0≤γ≤1),罚金为C
j,另设政府监督能获得的社会收益和生态收益为L,监督费用为K,用P2代表中小企业接受循环技术输入概率,P1代表政府实行监督的概率)。政府和中小企业在获得对方完全信息下展开博弈决策以获得各自最大期望收益。此时,政府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博弈决策存在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
业以交排污费的方式代替政府罚金,那么只有排污费大于或等于C
j时,才可能使企业接受循环技术输入。
总之,作为企业应用循环技术第一推动力的强制性政策和激励性政策的组合选择能有力地推动循环技术的扩散。
四、生态园区在循环技术扩散中的作用机制
Aitken和Harrison(1999),Sjoholm(1999),Har-ris和Robinson(2001)认为企业的空间集聚利于技术的扩散,因为当技术市场发展到足够多的企业采用环保节能生产技术时,即该生产技术的市场份额略微超过“临界点”时,企业群体行为将使技术按其内在规律自行向有利于环保节能生产技术占优的路径演化。以围绕生态链形成企业聚集为特征的园区发展是新形势下循环技术扩散的时间和空间路径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可以加速系统“临界点”状态的出现,从而加快循环技术的扩散速度。究其具体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