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经济学、幸福感与人类福利

2017-08-23 06:20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论经济学、幸福感与人类福利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 要:经济学研究只有
摘 要:经济学研究只有以提高人类福利水平为目标才有价值,从某种角度看,人类幸福感是人类福利的直接体现,因而,经济学将幸福感作为重要的研究目标有助于人类福利的进步,其研究应将人类幸福感纳入其研究范畴。经济学将幸福感纳入研究范畴就是这四对基本维度的融合,在此融合基础上,才能建构起面向人类福利的经济学研究体系。
  关键词:经济学;幸福感;人类福利
  
  1 经济学与幸福感关系概论
  
  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做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生产性资源来生产现在或者将来的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幸福感是由人们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价值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
  1.1 资源配置与人类需求
  资源稀缺是经济学研究的动因,经济学研究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问题,有效的配置资源方式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人类的需求是人类幸福感的基本内容,人类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出现新的需求,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讲,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资源配置与人类需求的矛盾是整个人类福利问题的核心,资源配置的目标就是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需要。
  资源稀缺是一个相对性概念,它只是某一时空下对应于特定的人类需求的资源稀缺,从哲学的层面上看,资源稀缺所表明的是资源有限性问题,而资源的有限性归根到底是人类建构资源能力的有限性。事实上,人类建构资源的能力也包含了无限性的一面,原因在于人类在建构资源方面的能力具有无限特征。从动态角度看,人类对资源稀缺问题可通过发现自然和社会中已存在的力量作为替代资源来解决,也可以通过创造出从未有过的人工合成资源来解决。 大学排名
  1.2 人性假设与有限理性
  经济学研究以“经济人”为前提假设,“经济人”假设为功利主义的基本内涵,功利主义是以行为的目的和效果来衡量行为价值的伦理学说,该学说也被称为目的论或效果论。功利主义学说认为,行为和实践的正确性与错误性只取决于这些行为和实践对受其影响的全体当事人的普遍福利所产生的结果,所谓行为的道德上的正确或错误,是指该行为所产生的总体的善或恶而言,而不是指行为本身。虽然求利仍然是现代社会人们行为的基本动机,不过,现代社会面临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就业失业等问题,产生问题很大的原因在于由于人类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而环境又是复杂的,人类本质上具有有限理性的特征。
  有限理性是人类幸福感的重要内涵,是幸福感的核心。有限理性就是人的行为是有意识地理性,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人类采取的社会行动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工具理性行动。行动者通过理性的计算选择手段与目标;第二种是价值理性行动。价值理性行动也理性地选择行动,但是目的则由既定的价值体系事先决定;第三种是情感行动,行动由行动者的感情或情绪状态决定;第四种是传统行动。行动由习俗或惯例决定。这四种行动类型之间互相渗透交叉,其复杂程度不是经济人假设的外延所能覆盖的。经济学研究只有充分地将有限理性作为重要的条件纳入人性假设当中,才具有现实价值。
  1.3 边际规律与自我实现
  边际规律是重要的经济规律,而边际递减规律是边际规律的基础规律,当一个正向的动因增加时,会换来一定效果,但是当动因持续增加时,效果的增加会越来越少,直到最后,无论动因如何增加,效果都不增长了,这就是边际递减规律。边际递减规律使得人类无法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原则追求效益最大化这一最优目标,从而无法达到人类的真正自我实现。
上一篇:基于需求方企业的循环技术扩散机制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