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8000标准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与对策(2)
2017-08-25 06:19
导读:2.严重影响出口订单的获得 与发达国家以大型跨国公司为主体参与国际竞争相比,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是广大中小型企业,且贸易方式主要以加工贸易
2.严重影响出口订单的获得
与发达国家以大型跨国公司为主体参与国际竞争相比,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是广大中小型企业,且贸易方式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同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企业的出口采用的是“OEM”(贴牌生产),这样的贸易格局使得我国企业的国际贸易对国际采购商的订单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在国际消费者对产品的生产企业提出社会责任要求的情况下,国际采购商也只得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供应商提出社会责任认证的要求。由于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也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违反劳动法、牺牲职工基本权益的情况仍然在一些出口企业中严重存在。这种现状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企业获得产品出口的订单数量,甚至已获得的订单被采购商取消。
3.进口国进口门槛提高影响出口的规模
一方面,由于SA8000标准越来越被社会认为是企业行为的准则,因此,跨国公司纷纷以加强社会责任管理为名,通过管理体系认证,把人权问题与贸易结合起来,减少对我国某些商品的采购。另外,国外有些人认为,我国在职业安全上的低成本投入是一种不公平竞争,价格低廉的产品涌入发达国家市场后会冲击其本土相关产业,会造成工人失业和工厂倒闭,因此,他们纷纷寻找借口,加强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和特保措施,以达到阻止或限制中国相关产品对其出口。
三、应对SA8000标准不利影响的对策
(一)应对SA8000标准的微观对策
实施SA8000标准既是外在市场竞争所要求的,也是我国企业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营观念,深化改革以及促进社会进步所必需的,是外在要求与内在需要的统一。从长远看来,它对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和走向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