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瞿秋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观

2017-08-25 06:19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瞿秋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观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瞿秋白亲历过苏
摘要:瞿秋白亲历过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认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建设好银行,流通货币,发展商品经济;要发挥计划的宏观调控作用,要大力发展工业,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合理利用外国的资本、技术和设备;一切重要的生产资料要归国家所有,应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可以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实行合作制才能巩固工农联盟;在一定历史时期可实行多种所有制并存和竞争的所有制结构。   关键词:瞿秋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瞿秋白1920年以北京《晨报》记者身份赴苏维埃俄国进行实地考察。在俄期间,他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还亲历过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对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做法十分认同。为此,他撰写了《苏维埃俄罗斯之经济问题》等一系列文章,对苏维埃俄国建国初期由社会主义革命转为经济建设的新经济政策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和高度的评价,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提出许多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具体做法和思路,形成了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些正确的认识。
  
  一、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建设好国家银行,流通货币,发展商品经济
  
  瞿秋白指出:“新经济政策中最重大的原则,就是概括的提高‘生产力’及间接扩充振兴‘国有企业’。”而随着“市场贸易中自然的‘竞争’,资本的‘积累’,一天一天的发展”,“货币的流通遂成为不可免的社会需要。银行的功能已不能否认。于是财政人民委员会建议设立国家银行。因为非此,国家不能实际统括金融,监督全国的经济生活,而整顿国有的资本。”[1]所以,要“监督国营企业”,“振兴私人企业及生产协作社”,“统摄商业”必须建设好国家银行。瞿秋白还认为,正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才使苏俄很快地恢复了工农业生产,极大地活跃了全国的市场,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日益显现出来。由此他得出结论:“可见决不能说:商业便等于资本主义。”[3]商品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下也同样存在商品经济,要改变经济落后的状况,就需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发挥计划的宏观调控作用
  
  国家计划作为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的宏观调节手段,其正确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经济的平衡发展,并能集中国家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瞿秋白在评介新经济政策的许多文章中多次强调国家计划的作用,认为“无产阶级国家中之商业之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度,要使能振兴经济,而同时不堕资产阶级化,所以必须受国家的监督管理。”[2]因此,国家要设立“国家计划委员会,掌全国经济计划”[2],“增加国家管理经济的力量”[2]“凡是与经济事业有关系的国务委员会(各部),都应当遵守这统一的计划进行。这又是渐求跳出那‘经济的无政府’之第一步。全社会的‘有规划’的经济,依生产制度之集中,而能日益扩充其范围。”[1]
  
  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大力发展工业,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合理利用外国的资本、技术和设备
  
  苏维埃俄国政府通商人民委员会副委员长列若乏认为,要发展社会主义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对此瞿秋白深表赞同,并总结分析了俄国大力发展工业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实行共产制度,“我们要极力发展工业,其目的原在于实行大企业的共产制。”另一方面是因为“战事革命队伍,工业毁坏太甚。内战继起,令政府不得不注全力于战事,一切原料及工业基础生产品都用在军事上。机器不够用,技师非常之少,技术程度又太低——战争时期俄国技师死者甚多”。[2]瞿秋白进一步指出,要发展工业就要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通商关系,合理利用外来资本、技术和设备:“要实现振兴工业照俄国现在情形说来,不借外资来发展,始终太慢。大企业的工业制度早行一日,共产主义早实现一日。俄国农民工人以自己的力量办理,未始做不到,然而我们的大政方针,是在于增加工业发达的速度。何况新发明,新技术,械器,材料都要希望外国供给。所以俄国一方面,亦不得不暂和资本主义国家订条约通商。”[2]而且战时俄国工业受到破坏,机器受损严重,技师死伤很多,“所以非聘用外国技师,购买外国机器来发展工业不可。不但机器,就是工业附属品,如工业中所用电灯泡等,也须向外国购买,如此情形,自然不得不和外国资本家相接洽。”[4] “现在要实行共产主义,必须发展大企业的农工业,此非利用外资不可。”[2]更何况“俄国与外国通商,是政府的专利”,是“借外国资本来发展俄国工业——社会主义的基础”。
上一篇:关于推进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