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目标、困境与趋势探析
2017-09-09 01:11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中国经济学目标、困境与趋势探析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 要: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前无古人的波澜壮阔的社会经济实践,于是
摘 要: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前无古人的波澜壮阔的社会经济实践,于是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就成为经济学界关心的重要课题。通过梳理中国经济学在内容、体系、方法论上的研究成果,明确中国经济学的目标,分析中国经济学面临的主要困境,并结合政治经济学和
西方经济学的耦合研究成果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探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目标;发展趋势
1 中国经济学的目标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设一门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所在,而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体制结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个部分。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2 中国经济学面临的困境
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萎缩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的
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不到10篇。经济学的教学队伍中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也日益缩小。
2.2 中国经济学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国际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仍严重滞后于国际上经济学的新发展。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以经济学为例,本科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在高中就曾经完整的过,研究生阶段则开设专题性课程,但在体系性、知识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异。其次,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是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分割出来。二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范畴与原理上没有科学衔接,尚未建立整体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就是,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缺少足够的教学参观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2.3 经济理论脱离经济现实,教学方式扼杀的创新精神
中国大学排名
首先,理论脱离经济现实,难以满足本土化的要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国内经济学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教材内容与现实经济问题极易产生距离与脱节;再者,由于国内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本身也有距离。其次,“满堂灌式”教学,忽视教学过程,扼杀了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传授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则缺乏课堂交流和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