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与产业政策作用机制分析

2017-09-09 02:04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与产业政策作用机制分析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 产业竞争力是诸多因素共同、动态作用的结果。本文认为,产业
   摘 要: 产业竞争力是诸多因素共同、动态作用的结果。本文认为,产业竞争力既受到经济体制、政府发展战略、经济环境、政府行为能力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又受到产业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相关产业及产业集群等中观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企业能力的因素影响。只有立足上述层面,并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才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 产业政策,产业竞争力,作用机制,产业集群,产业结构,经济体制
 
 
  对于产业竞争力的含义,学术界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竞争力的定义进行了诠释,主要有:国际环境学说。波特(2002)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环境、组织、机构与政策在产业竞争优势中所扮演的角色,可以找出一个国家可以维持产业竞争优势的那些因素;生产力学说。金碚(2003)指出,产业竞争力是一国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来的生产力,产业竞争力就是一国的某一产业能够比其他国家的同类产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综合素质;比较优势+竞争优势说。裴长洪(1998)指出,产业竞争力是区域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它在一般市场绝对竞争优势的总和;综合能力说。该种观点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在合理、公正的市场条件下,能够提供有效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产业的供给能力、价格能力、投资盈利能力的综合(盛世豪,2003);效率能力说。张超(2002)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属于国家的同类产业之间效率、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比较以及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同类产业最终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一、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层次性分析
  
  (一)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由于产业竞争力关系到各国产业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和水平,直接影响一国的劳动生产率、产业安全和社会稳定等,所以产业竞争力成为各国政府实行产业政策干预经济生活所关注的焦点。各国在国家宏观层面的各种表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产业竞争优势的发挥。
  
  1、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是一国对其经济发展所作的带有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长期规划和行动纲领。是政府根据一定发展阶段的具体国情、国际环境和前期战略的执行情况,为了达到某些目标,制定并执行的一系列配套政策和制度的安排,在内容上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和战略步骤等。经济发展战略对产业政策具有决定性影响,它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某一时期产业政策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政策重点和政策方式。
  
  2、经济体制模式
  
  经济体制模式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必然影响到产业资源配置的状况和效率。经济体制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产业政策,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下,政府介入的程度、介入的方式是不同的。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模式,就有什么样的产业政策实现方式。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中,信息的类别、信息来源、信息渠道、信息失真度等,都会有所不同;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发生的社会利益集团的利益冲突和力量抗衡会有不同的方式和结果,对产业政策目标的选择会产生影响。因此,经济体制模式会通过产业政策影响到产业竞争优势。
  
  3、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对于一国产业竞争优势发挥具有重要影响。主要包括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等。波特(Michael Poter)在《国家竞争优势》(1990)一书中指出,国家所处的经济环境影响一国产业竞争力的发挥。其"钻石模型"中的生产要素和需求就属于宏观层次上的范畴,生产要素包括初级的生产要素和高级的生产要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自然条件上拥有一定的得天独厚的稀缺资源也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以自然资源为主的生产要素,在产业竞争力作用中的地位会逐渐下降,替代它的是以人力资源和技术为主的高级要素。需求条件主要是国内需求的结构、市场规模,还包括需求变化、需求质量、需求国际化等各个方面。波特认为,苛刻需求环境迫使公司达到更高的标准,刺激公司不断改进、创新和提升竞争力。
    上一篇: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对策--2009年中国宏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