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中我国奢侈品市场表现分析
2017-09-15 06:54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金融危机中我国奢侈品市场表现分析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 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之下,全球的奢侈品消费不可避免地呈下
【摘要】 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之下,全球的奢侈品消费不可避免地呈下滑之势,而中国则显得一支独秀。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奢侈品市场,奢侈品的炫耀特性与中国文化特有的文化心理密切相关性。本文通过对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在金融海啸中的表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反思。
【关键词】 金融海啸 奢侈品 中国
一、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成为金融海啸中的“中流砥柱”
金融海啸势不可挡地冲击了全球经济的方方面面,就连一贯被视为对经济有拉动作用、有抗经济危机能力的奢侈经济也未能幸免。
在2008年9月的米兰、巴黎时装周上,那些之前奢华或前卫到不可收拾地步的服装已经很难觅见踪影,代之的是更趋保守和经典的服装、配饰设计和颜色运用,因为这样的服装能够经受住潮流的冲击。然而,无论是米兰时装周上“新保守主义”的抬头,还是巴黎时装周上的“奢华到不可收拾”,时尚评论家们普遍认为,时装周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金融危机对服装业的冲击。
在此危机的非常时期,豪华游艇、私人飞机等奢侈品行业也未能例外。英国《金融时报》对此撰文,高端奢侈品市场不受经济周期影响的观点已经站不住脚了,有迹象表明富豪们正在减少这方面的消费,而不再是“只买最贵的”了。最近,英国高级定制时装生产商哈迪·埃米斯濒临破产,这让奢侈品行业也开始明白“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美林生活风尚指数和奢侈品股价颇能折射奢侈品在这场金融危机面前的总体表现。美林生活风尚指数是体现15只到50只成分股之间奢侈品超额收益率的指数,成份股数量囊括了汽车生产商宝马及保时捷,奢侈品巨头LVMH,时尚品牌Bulgarian、Coach及Burberry,珠宝商Tiffany,拍卖公司苏富比以及私人银行公司Julius Baer。2008年,收益率从78%下跌至56.48%,显示全球奢侈品受危机影响市场消费不断下降,市场进入衰退期。
从奢侈品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来看,截止2009年1月16日,过去一年,三大奢侈品市场集团的股价下挫,LVMH集团和历峰集团的股价分别下挫55%、33%,非常直观地体现了行业下滑的趋势。而来自MasterCard公司的消费数据更显示了自08年10月到11月,全球奢侈品支出下降了20.1%和24.4%。
正如世界把经济的复苏寄希望于中国一样,世界的奢侈品经济也把希望寄托在中国这一新兴的市场上。而中国的表现也不负所望。2008年7月至9月,北京相继有三家奢侈品商业进入试营业,分别是国贸区域的银泰悦生活、大望路区域的美美百货和王府井区域的乐天银泰中心;王府井地区还集结着大批品牌就等择吉日开业;卡地亚和爱马仕在北京的新店也是一个接一个地开。中国消费奢侈品正以高达20亿美元的销售业绩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
二、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何以能成为金融海啸中的“中流砥柱”
成就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在金融海啸中的“中流砥柱”地位的,主要在于如下几个因素。
首先,得益于中国三十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新富阶层的兴起。中国经济己经实现连续30年超过9%的经济增长速度,连续5年超过10%。中国政府采取的有效宏观调控措施使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快速前移。美国用60年的时间使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了3.5倍,中国用20年的时间使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了7倍。而由国民收入提高带来的消费能力的逐渐提升也是众多国际奢侈品制造商登陆中国的最直接动因。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新富阶层比例也不断加大,消费需求稳定。中国富人财富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不断膨胀,虽然新富阶层在这次经济危机因股市下跌和投资失利可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是中国经济发展下造就的拥有超额财富的人还是占有一定的比例。2007年底“中国500富豪榜中榜”在香港发布,据统计,中国已成为亿万富豪人数排名第二的国家,仅次于美国。资产超10亿美元的中国富豪己达146名,一年前这个统计数据为85名。2007年的美林证券的财富报告指出,中国有32万人拥有超过100万美元以上的金融资产。根据统计,全中国有470万个家庭的购买力超过3万美元,他们完全有能力成为奢侈品的主要购买者。因此,中国的奢侈品消费群体的突显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在金融海啸中相对独立的一个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