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市场体系改革三十年
2017-09-16 02:47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中国现代市场体系改革三十年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 要]构建一个体系完整、机制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
[摘 要]构建一个体系完整、机制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中国市场体系改革与建设大体土经历了从商品市场建设为主,到推进要素市场建设为主的两大历史阶段。商品市场体系是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基础。本文着重讨论了商品市场的改革进程和取得的成效,并总结出改革的基本经验:流通市场化是市场体系培育的初始条件;流通制度化是市场体系发展的推动力量;流通现代化是市场体系完善的技术支撑;流通效率化是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最后就商品市场体系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改革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国;现代市场体系;商品市场;改革三千年
现代市场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现代市场经济必须借助于完整的市场体系,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因为市场经济中的市场机制具体是通过市场体系来发挥调节作用的,市场运行过程、市场秩序的形成和治理也需要通过市场体系来实现。因此,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培育、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说明,构建一个体系完整、机制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一、中国市场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历史进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与推进,中国市场体系改革与建设大体上经历了从商品市场建设为主,到推进要素市场建设为主的两大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79—1999年。其中又可以分为二个小的阶段:首先是1978—1992年进行的流通市场化改革,为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制度基础和观念基础。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开始由农村转移到城市。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这一阶段,以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调放结合”的原则推进价格改革,开始把生产要素纳入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缩小了计划管理特别是指令性计划管理的范围。
其次是从1992—1999年的市场体系配套发展阶段。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肯定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具体化,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提出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以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的任务:“当前要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规范市场行为,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和封锁,反对不正当竞争,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
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形成机制是现代市场体系的核心,也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中心环节。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在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合并为市场价格单轨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开消费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大部分实物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均由市场形成,基本形成了由政府定价体制向市场价格体制转轨。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也取得了明显进展,资本、产权、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的价格形成由市场决定,通过市场价格引导和调节资源流动,使价值规律发挥作用,增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继续发展各类市场,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进一步推进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