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价值链转移对我国临空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7-09-16 06:04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价值链转移对我国临空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作者:刘雪妮 宁宣熙 张冬青

  [摘 要] 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有重要带动作用。全球价值链转移方式由整体型向分离型的转变,将对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产 生重要影响。一方面,中间产品的全球范围流动推动了我国航空运输网络的扩大,而中间品贸易量的增加也带动航空 货流量的迅猛增长;另一方面,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竞争压力,将加快我国临空产业集群的形成,并进一步推动临空经 济区产业环境的完善。因此,在新的价值链转移模式下,我国临空经济必将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临空经济;转移方式
  
  一、引言
  
  临空经济是以航空运输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大型枢纽机场的集聚和扩散功能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波及效应,其表现为航空客货流量的增加和运输网络的丰富吸引了航空运输相关企业在机场附近集中,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最早发展起来的临空经济是1959年在爱尔兰香农国际航空港成立的自由贸易区,该贸易区主要利用国外资金和原料发展出口加工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临空经济区内的产业形态也越来越多样化,成为以机场为核心综合开发航空运输、物流及工业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大型机场综合体。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航空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一些大型枢纽机场也出现了临空经济的雏形,这使得航空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从一开始单纯的运输经济向带动产业集聚和推动机场周边城市经济的形成等方面发展,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各地方政府纷纷将临空经济区作为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加以大力发展。然而,在我国临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全球价值链转移是重要的推动力量。随着价值链由整体转移向分离型转移方式的演变,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过程都将产生重要变化,认识到这一变化趋势,将为各地临空经济的建设提供指导和帮助。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全球价值链转移模式的变化
  
  价值链的概念由波特于1985年首次提出,他认为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主要由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基本活动和原材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和财务等支持性活动构成,这些活动在整个价值创造过程中相互联系,构成完整的价值增值过程,形成的链条称为价值链。对于产品而言,其各个设计、生产和营销环节构成整个产品价值链。产品价值链有时集中在一个企业内部,有时则分散在多个企业之间。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使得一些国家开始将某些低附加值的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在该环节上更具优势的国家和地区,以降低成本,并随着该地区人才和资源条件的改善而逐步向其转移附加值更高的环节,最后形成产品价值链的整体转移。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工序的可分性增强,国家之间开始利用各自的资源禀赋优势对产业链进行分工,以降低产品成本。产业链从原来的不同梯度国家在某一产业上依次起步、此消彼长的“雁行”发展模式向各个国家在同一产品不同工序上几乎同时起步和联动的“龙型”发展模式转变,产业转移由“整体型”向“分离型”转变。同时,由于同一产品不同工序对不同要素依赖程度的差异性增强,国际产业链由原来的垂直或整体转移向同一产品内部各工序在不同地区之间固定分工的模式演化,地区之间的分工更明确、更稳定。
  从价值链的角度看,产业链转移的变化也是价值链从整体转移向不同国家在产品不同价值环节上分工模式的转变。而在新的转移模式下,发达国家往往控制了产业链上附加值最高的研发、核心产品生产等环节,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则成为一般技术密集型工序的生产国,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则只能利用其自然资源或劳动力资源从事劳动密集型工序的生产,从而形成图1所示的稳定金字塔型结构。
    上一篇:运用科学发展观谱写发展新篇章 下一篇:没有了